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造第一窗口  传承城市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10:53  常州日报

  本报讯 1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俞志平在调研我市部分重点旅游项目时提出:旅游业是城市的第一窗口,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提升、城市资源的集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常州旅游要充分利用良好资源,通过旅游项目传承和发扬城市历史文化。

  近年来,常州旅游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加速阶段,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省第四,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95%。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五星级旅游饭店、出境游组团社、全国百强旅行社实现了零的突破;景区景点开发积极推进,5年全市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60亿元;旅游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旅游市场开发成效显著;城市旅游功能完善;旅游体制改革深化;旅游市场环境优化。

  2008—2012年被定位为常州旅游由弱到强的提升阶段,旅游发展目标为:到2012年,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接待旅游人数突破2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常州从华东地区旅游新亮点转变为华东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2009年,我市将围绕打造常州旅游目的地和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大力实施“休闲旅游年”计划,全力推动一批重点旅游景区的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促销,努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注重旅游市场培育和监管并举,确保完成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2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50亿元的目标。

  俞志平实地调研了运河公园、西仓桥运河民居、篦箕巷、惠商地块、莱蒙商业街区、南大街缤纷亚洲休闲广场等地,听取了关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的汇报。俞志平指出,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不仅前景广阔,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集聚性和扩散性,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貌,是对城市素养的集中体现,其战略地位是其他产业所无法取代的。作为城市的第一个窗口、第一张名片,旅游是个多元化的产业、多功能的载体,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提升、城市资源的集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常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济发达、百姓富庶,有很多不可取代、不可再生的资源,旅游发展拥有良好的基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要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旅游项目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俞志平认为,常州旅游近年来由小到大,发展很快,不仅影响越来越大、业务量越来越大、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对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旅游部门以强烈的全局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扬韧劲、盯劲、钻劲,振奋精神,大胆创新,负重奋进,特别是对重点项目建设有思路、有行动、有成效,对旅游重点项目布局合理,思路清晰,系统全面,资源整合,(下转A5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