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加坡能,中国更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10:53  常州日报

  李光耀说新加坡能够做到的,中国一定能够做到,而且应该做得更好。这是他在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他为什么认为中国会崛起,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个李光耀是一个“人才总理”,他十篇文章有九篇是讲人才,而九篇文章里面讲人才,一定有七八篇要讲基因问题。当然人才后天培养也很重要,但是李光耀生怕别人不知道,天赋很重要,基因特别重要。所以,人民行动党的工作就是把那些有天赋的、能干的人找出来,委以重任,他们贯彻的一个原则就是精英主义。他认为一个国家、社会,说到底凭什么比别人更强?就是因为你有人才,制度、文化虽很重要但也还是其次。所以李光耀说,如果新加坡最优秀的300个人,不幸在一架飞机上失事了,那么新加坡就完了。这说明他对这个精英看得很重。

  李光耀认为中国人很聪明,根据美国人的一个调查说东亚人很聪明,东亚人IQ是平均120,白种人是100。特别是中国人很聪明,因为中国代代皆有才人出。新加坡特别强调人才,李光耀专门引用了《管子》里面的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和制度比较,李光耀讲:西方认为有了好的制度就有好的政府,即使这个领导人是饭桶也行,因为有参议院等,所以即使那个总统不行也会有好政府;就我对亚洲国家观察,即便有好的人,没有好的制度,哪怕照搬英国的制度也没有好的政府——反过来说,如果有好的人,领导人是强人,当然不是那种反复无常的人,即使没有好的制度,政府也会过得去。我就发现李光耀的观点,跟中国古代荀子的观点比较接近,荀子有一句话,“有治人,无治法”,有必定能够治理好国家的人,但是没有必定能够治理好国家的制度,人和法律制度比起来,人还是更重要的。所以李光耀也不是不重视制度,只不过他比较人和制度之后,他认为人更重要。

  第二点,他认为中国会崛起,还有一个是文化决定的。新加坡有了出过国的优秀领袖,再加上有着儒家价值观的华人,所以新加坡能够腾飞。为什么有儒家思想的人能够腾飞?因为有儒家思想的人勤劳、务实、尊师重教、望子成龙、社会第一、个人第二。所以刚才我讲,什么叫务实啊?因为儒家文化说到底不是个宗教。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人民有点类似于教堂,教堂往往是挺拔向上,直指苍天,好象要出世,离开人间,关心下一辈子,关心上天堂的事。我们中国人不是,我们是儒家文化为底子,就像天安门城楼,屋檐是往下,像是拥抱人间、拥抱人世。所以翻开《论语》,都是讲这一辈子,讲现实的事。所以有宗教信仰的人,比如说佛教,如果他现在这一辈子过得不太好,会这么想,是我上一辈子享福太多,结果就心安理得——所以有佛教信仰的人幸福感挺强。他关心什么呢?我下一辈子要过得好;下一辈子怎么能够好呢?这一辈子得吃点苦才行。所以别人有车,对于一个信仰宗教的人也许冲击力不是很大。华人不一样,华人不关心死后,不关心下一辈子,就关心这一辈子,你有车我也得有车,你有房我也得有房,你有钱我也得有钱,华人碰到了市场经济,就好像油碰到了火,这个发展谁也挡不住。

  当然李光耀也讲到,光有儒家文化,没有西方文明的冲击,不会实现高速增长。为什么呢?因为儒家文化基本上是适应性的文化。有人讲过这么一段话:西方文化是向前,印度文明是向后,中华文明是持中调和。由于古时候不需要“发展适应”这个事情,所以几千年来中国没有很高速的发展。但是呢,有了西方文明冲击之后,“落后就是挨打”,具有儒家观念的华人和地区就能够更快地实现高速增长。

  1974年,李光耀访问印度,他和印度总理也讲了一番话:我自认为对中国人的心里有特殊洞察力,中国人聪明、务实,勤劳、节俭,你别看他现在经济差得出奇,但是,只要有稳定的政策环境——这是第一句话——有信得过的官僚,有自由市场的经济,同时以社会为依归——就是一方面搞市场经济,同时强调社会第一、个人第二;不是像美国那样子,个人第一、社会第二——有这三条,中国不仅可以和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竞争,甚至可以和日本竞争。

  李光耀说,这样的时候就要到来了,不远了。果真,上世纪70年代讲的话,78年中国改革开放,就开始腾飞了。到昨天,刚好是三十周年纪念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