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层次资本市场需要多层次投资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2:32  大洋网-广州日报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管理的重要目标。在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日前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都被作为保增长、扩内需的一条重要措施而反复提及。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除了股票以外,还应该包括基金、债券以及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它们既可以满足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也可以适应不同风格的投资者的需要。但在我国,多年来过度重视股票市场的开发而忽略了其他投资品种的开发,一说到资本市场,人们往往把它与股票市场画上等号,这既不符合实际,也使市场集中在单一品种上,积聚了越来越高的风险因素。所以,引导资本市场向多层次方向发展,显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选择。

  但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投资者队伍。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投资意识越来越强,但在长期以来的投资实践中,由于股票市场的单边繁荣,养成了投资者只对股票感兴趣的投资习性。

  在各种投资品种中,股票确实是一种比较“亲民”的品种。比起债券,它的收益高而且快;比起基金,它更符合东方人喜欢亲历亲为的投资习惯。但是,股票是一种风险很高的投资品种,对一些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很合适。

  而股票市场的单边繁荣,使具有各种投资偏好和投资能力的投资者集中于“华山一条路”,这种格局使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表现为忽热忽冷,大起大落,无法对经济起到支持作用,很多时候甚至成为阻碍经济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投资者为什么高度集中于股票投资?这主要在于以往的市场制度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一方面,企业对不用还本、分红没有强制性的股票融资高度偏爱,对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券融资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在债券的发行方式上,由于有机构的参与,个人投资者能够得到的份额其实很少,无法满足他们的投资要求。

  最近,随着管理部门大力倡导债券融资模式,特别是由于股票融资受到了市场制约,前一种现象已有所改观,但由于发行模式基本上没有改变,大量的公司债、企业债由机构垄断以后成了他们的套利工具,债券市场对于培育多层次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就需要有关方面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在制度设计上满足普通投资者参与各个层次市场投资的愿望。

  目前来说,对于国债、企业债、公司债等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可以只向个人投资者发行,让城乡居民有机会参与到这种风险较低的投资活动中去。一方面可以让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提高财产性收入,并从高风险的股票市场分流出部分投资者,减少整个资本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债券市场的磨炼,为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市场培育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当然不限于债券与股票,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同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一年来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发作的过程来看,即使是已经相对成熟的境外资本市场,对这种产品也还缺乏深刻的认知,而从我国已经有的实践来看,衍生产品对市场的平稳发展也是弊多利少。因此,至少在目前阶段,即使有一些高层次的个人投资者愿意参与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有关部门也应对此进行严格的限制,不能让其肆意泛滥,拖累实体经济。

  (作者周俊生,财经评论员)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