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央 以科技撑起中小企业发展的脊梁

  “以前,我们有了技术困难,往往要跑很多路,费很大神,现在和区里的科研单位联系上了,以后解决技术问题就方便多了” 12月19日在未央区企业创新发展暨科研项目对接会上,陕西金元车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满多言词中充满了喜悦。积极为企业和科研单位牵线搭桥,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交流平台,以科技力量助中小企业增强“内功”,是未央区帮助地区中小企业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能力的又一举措。

  长期以来,融资难和研发能力弱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两大瓶颈。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这一问题更加显现。为帮助地区中小企业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未央区一方面充分发挥组织增信优势,通过银企座谈会为地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平台,解决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他们针对地区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多,科研实力雄厚,而科研单位和企业缺乏联系的现状,积极为辖区企业和科研单位牵线搭桥,通过技术交流和项目对接帮助中小企业练好“内功”。

  12月19日,在未央区企业创新发展暨科研项目对接会上,陕西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就各自的科研优势和成果做了介绍,西安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西安立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就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与驻区科研单位和学术机构进行了交流。西安华亚电子公司就解决同视机在机电方面存在性能不稳定问题,当场与陕西科技大学达成了技术合作意向。

  以科技推进企业进步,是未央区“科教兴区”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未央区着力健全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区科技局先后完善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同时,一方面主动整合地区人才资源,建立了20人的专家库,培育了5个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力度,尤其是在资金利用上,改变了以往只对企业进行投入的方法,给予地区科研单位以更多的资金支持,鼓励其为辖区企业技术难题服务。今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470万元。前不久的另一次科研成果交流和项目对接会上,现场交流的科研成果多达82项,当场就有7个项目达成合作。如今笨笨畜牧的生猪养殖、聚星鸭业专业合作社的北京鸭养殖、荟萃科工贸的芦荟科技等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产学研互动的科技支企模式使地区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单位的成果转化能力大大增强。今年未央全区审批的科技项目达26项,申报省、市科技项目19项。

  通讯员黄建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