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也能喝上自来水了

  本报讯(记者 杨耀青)“祖祖辈辈都没解决的饮水难题,今天终于成为历史了!”19日上午,面对着村里刚刚修通的供水管网,长安区王曲街办堡子村58岁的村民陈维秀激动地告诉记者:“感谢市、区水务局对我们村饮水工程的支持和帮助,让全村群众都用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

  “和城里人一样,足不出户,我们也能喝上自来水了!”在堡子村新建的井房旁,村民们纷纷向记者讲述着堡子村的饮水历史及变迁。据了解,由于地势较高等缘故,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堡子村的祖祖辈辈。1996年之前,全村群众饮水都要依靠村头的一口“官井”,加之居住较为分散,村民们大都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来到井边,取水后还要再爬坡挑回住处。谈到当时的情景,大多数村民仍然记忆犹新。“年轻人还能勉强应对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年迈的老人只能到邻居家借水用了。”村民陈维秀说,1996年之后,王曲街办进行了新庄规划,全村共用一口水井的历史也就此终结,村里每一至两户人家就有一口水井,在院子里使用辘轳就能取水,比以前省了不少人力。

  “尽管如此,我们堡子村的饮水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堡子村党支部书记刘红虎告诉记者:“村民家中这种自备水井的取水深度相对较浅,通常采用地下50至60米左右的地表水源,不仅污染较重而且水质较硬,村民烧水的壶内‘水锈’都很厚,长时间饮用这种水对健康不利。”

  去年8月,市水务局局长杨立、长安区水务局局长方和平多次来到堡子村实地考察村民的饮水情况,由于村里经济较为落后,水务局领导决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以彻底解决堡子村的饮水难题。经过多方努力,堡子村饮水改造工程最终筹集建设资金4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2万元,整个工程也于今年4月23日开始动工建设。

  据刘红虎介绍,村里此次新建的饮水工程水源深度达到了204米,水质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虽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但从供水、加压及群众取水的方式来看,已经和城市使用的自来水没有多大差别了。而且经过我们对水质的测试,发现用这个水源取水做饭几乎见不到水锈。”刘红虎说:“由于采取了半自动化的取水和加压过程,使得送进村民家中的水体保持了较好的流量和压力。等到分支水管全部入户后,整个工程不仅能够满足全村175户740多名村民的生活用水,富余出的水资源还可以考虑补充灌溉,从而彻底改变我们村自古以来依靠雨水灌溉的历史。”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