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寒潮过境,24小时降温10℃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2:45  现代快报

  前晚,南京气温为9℃,而昨晚8点,由于寒潮过境,南京气温降至-1.8℃,24小时降温达到10℃。强寒潮袭击南京,省气象台动用了全省的观测仪器,从温度、风速、湿度上全面跟踪,“解剖”了这次强寒潮,“随时可以知道冷空气在什么位置,误差不超过几公里”。

  前晚8点寒潮提速

  与普通市民想象的不一样,强寒潮的触角其实在前晚8点就来了,位于江宁的南京国家基准观测台风向仪,最先嗅到寒潮来临的征兆。“当时风向已经转为偏北风,虽然仅仅是微风,但寒潮已经不远了,只是主体还没有来到”。

  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告诉记者,为什么这次强寒潮会影响到几乎半个中国,关键的一点在于寒潮路径。影响我国的寒潮大致有两条路径,有的寒潮产自西伯利亚西部,从新疆西部进入我国,这样的寒潮影响范围较小,实力也较弱,还有的寒潮产自贝加尔湖东部,经河套地区南下,影响范围大、威力强。对江苏而言,后者的威胁更大。

  这次寒潮就属于后者,最关键一点在于,此次寒潮很诡异,在进入我国之前速度缓慢,进入河套地区后,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就“提速”,挥师南下了,行动速度快,风力加大,降温猛烈,所经之地到处是风卷残叶的景象,有的地区还下雪。据悉,前天下午2点,寒潮主体位置还在山东济南,前天晚上就已经进入江苏了,昨天凌晨已至南京,拖着庞大身躯的寒潮,行动迅捷,速度和火车差不多了。

  昨天13:00大风赛台风

  昨天的大风天气让许多市民吃了一惊,满目皆是刮飞的塑料袋和树叶。魏建苏告诉记者,大风确实赛台风,全省最大风力出现在连云港的车牛岛,平均10级风,最大风力33.1米/秒,相当于12级风了。这样的风力足以在海上掀起惊涛骇浪,不亚于台风过境带来的危险。南京昨天平均是6级风,由于城区受高楼大厦的阻挡感觉还不明显,如果到郊外,可以看到小树上半身都被吹横过来了。特别是下午1点以后,风速猛提,直到下午4点,大风仍在持续,最大风力为17米/秒,属7级大风。气象专家称,一般到了7级风,人行走就有点困难了,好在这是瞬间风力。

  昨天14:00降温最快

  记者在省气象台实时监控室看到,前天晚上8点,气温还有9℃之多,昨天早晨8点气温6.2℃,上午10点16分,省气象台将原先的蓝色寒潮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南京最低气温将下降10℃以上。果然,伴随着阴沉的天气,呼啸的7级北风,南京降温“加速”。中午12点只有6℃,下午1点至2点,本该是一天里南京最高气温出现之时,如今却成了气温下降最快时期,1点4.2℃,到了2点只有2.2℃,3点更是只有1.7℃。到昨晚8点,南京气温降至-1.8℃,24小时降温达10℃。

  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为了此次寒潮,还专门修改了预报语言,原本昨天中午发出的预报为“预计今天最高气温”改成了“预计今天下午最高气温”。专家说,昨天一整天的气温根本就没有高过前天晚上8点的,如果当天中午再预报“今天最高气温”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专家预计,到今天凌晨5点前后,最低气温将达到-7℃左右。由于风大天气冷,周末人们也显得归心似箭,平常晚上6点左右是一天里南京交通最拥堵的时候,而昨天下午4点左右,新街口等地区就出现了晚高峰,许多出租车司机都绕开新街口。

  昨天15:00霾又来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下午3点,南京居然出现了霾。有大风,而且刚刚在凌晨下过雨,怎么还会出现脏天呢?魏建苏告诉记者,虽然凌晨经过人工增雨后,南京的湿度一度达到了90%左右到了下午2点,湿度再度恶化,呈快速下降的趋势,从70%左右,再降到50%左右,大量的灰尘细颗粒再度飘浮在高空中,形成了轻度的霾天。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预计这次寒潮过境后,南京的冰冻天数会有4天左右,他们将继续跟踪寒潮影响过程,发布最新的预警信息。

  仍然未达“严寒”指标

  专家告诉记者:“统计显示,南京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8.6℃,这就像冬季严寒日的及格线一样,而南京17年来都没有出现过这个气温了。根据预报显示,这次寒潮最低气温将出现在今明两天早晨,最低气温-7℃左右。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之前,零下10℃的气温,南京每10年就有好几次,例如1951年-1960年,总共出现过11次;1971年-1972年,总共有5次;1981年-1990年,总共出现过3次,1991年出现过3次,那3次恰巧是连续三天,而从1991年之后到现在,-10℃以下的低温消失了,17年来最低气温是2000年的-8℃。

  快报记者 刘峻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