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观园原型在江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2:46  扬子晚报

  红学家建议在江宁花塘重建大观园,开发十二金钗花卉和刘姥姥蔬菜

  读过《红楼梦》的人,对其中的大观园自然不会陌生。近年来红学家考证,南京市江宁街道花塘村的种种遗迹与传说显示,这里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重要原型之一。昨天,全国首个农民《红楼梦》读书小组在这里成立。在省红楼梦学会同天举行的普及《红楼梦》研讨会上,红学专家建议可以在此地建起“大观园”,同时进行多项开发,例如十二金钗花卉和刘姥姥瓜果蔬菜。

  花塘“地名密码”暗合红楼梦

  88岁的曹洪德是花塘曹上村年龄最大的老人,他说祖父曾经和他讲过他们是曹雪芹的后人,但因为族谱在“文革”中被毁,所以难以查证。花塘村要和《红楼梦》“攀亲”,似乎还需要更多佐证。

  红学“新考证派”专家、湖北鄂州大学童力群教授曾对花塘村做过详细的考察,他告诉记者,根据文物记载,曹家鼎盛时期曹雪芹祖父曾在江宁购置多处田产作为“香火田”,因此不难推断曹雪芹曾跟随家人来过此地,而花塘的“地名密码”更是显示了与《红楼梦》的关系。童教授说,曹上村、小王庄、薛家凹子、史家庄暗合了《红楼梦》的四大家族,其中“曹”即为书中的“贾”;观东村和观西村暗合了大观园的“东西门”,另外一些地名,如花家、甄家、铁槛寺等,也能和实际一一对应。更巧的是,这些村落的实际方位、相隔的距离都与书中的描述一致。

  当年的“大户”曹家还在如今的花塘留下了一些遗迹,村里上了年纪的奶奶一一指给记者看:那个土坡是“饭来墩”,是曹家唤下地长工吃饭用的;花塘湖中心的小岛上曾有书中的“水泊凉亭”;花塘庙以前是曹家祠堂,院里的雌雄两棵银杏村里人都唤作妙玉和宝玉……

  红学家建议重建大观园

  北京、上海、济南,如今全国这三处都建有大观园,而《红楼梦》的发源地南京,与大观园关系密切的江宁花塘却不见大观园踪迹,这让昨天参加普及《红楼梦》研讨会的红学家们深感惋惜。“一直以来红楼梦的研究都是纸上文章,现在应当向应用红学转变。”省红学会研究了20多年《红楼梦》的王克正昨天提出了这个观点。

  对于如何复建“大观园”,王克正也有了规划与设想。“首先依据村落的分布建起大观园的主要景点,一些遗迹也可以加以利用,比如花塘庙遗址可以建成宝玉妙玉银杏庵。”光有建筑还不够,王克正提出了大观园“立体”的发展计划:在村落间可以发展花卉和农作物产业,并乘势打出红楼品牌,宝钗牡丹、黛玉水仙、湘云海棠等“十二钗花卉”肯定是独此一家,瓜果蔬菜可以打着刘姥姥的名号,贾府觉得稀罕的灰条菜也可以作为特色产品推出。

  同为省红楼梦学会会员的严中则提出了建议:“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作为旅游业建大观园我并不反对,但是大观园毕竟只存在于曹雪芹脑中,何处为原型的提法要更为审慎,应该获得学界的认同。”他的说法也得到了参会专家们的支持。杨彦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