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善创新才能抗风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3:3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祝蕾

  见到冯光文的时候,他刚从企业调研归来。虽因连日奔波略显疲惫,但谈及当前经济形势他仍然神采飞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但也有一批企业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逆风飞扬’。近年来,济南的城市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危机对我们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前几天我看过一则报道,很受启发。在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英国,苹果公司推出了一款价格不菲的高科技手机,一面市便引得几百人连夜排队抢购。”冯光文说,“善创新的企业才能抗风浪。我市企业应主动做好‘加减法’,剥离低附加值业务,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唯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加减法

  记者: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日益向实体经济蔓延。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自主创新是否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效益?

  冯光文:仔细研究此次危机对中国城市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从地域上看,由南到北波及程度逐步减弱;同处一个区域的城市,深圳等创新型城市受影响程度要比东莞小得多;同一个城市中,传统、一般加工、出口型企业受冲击较大,高新技术、有自主品牌或知识产权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这次危机中,受影响较大的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以贴牌生产为主。从济南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也是如此,传统产业受冲击较大,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受影响较小。由此可见,自主创新是企业抵御风险的“法宝”。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根据自身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企业应沉下心来,搞好技术储备,养精蓄锐。毕竟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有低潮也有高潮。过去我们讲,今天的损失明天补,现在要说,今天的科研投入对将来发展可能会产生“以一当十”的倍增效应。

  我市企业应主动做好“减法”,剥离低附加值业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做好“加法”,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力度。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记者:建设创新型城市政策实施两年来,我市已累计对八大类380个项目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资金12188万元。该政策奖励范围之广、金额之大,创国内城市之先河。我们应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更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冯光文:让有限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需要选好着力点,科技资金的投入也要选好投入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市这一层面上,把属于科技局、经委等不同部门管理的资金整合在一起,统筹使用,用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同时带动了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全市企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由2005年的28.4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41.8亿元,增长47.2%;在县(市)区这一层面上,带动高新区、历下区等先后出台了配套政策,把有限的科技资金真正用于自主创新;在企业这一层面上,由于科技资金的投入选择性较强、层次较分明,切实调动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记者: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十项扩大内需措施中提到,要“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同时计划两年投资 4万亿元促进经济增长。科技部门如何作为?

  冯光文:我们要抢抓机遇,寻求各方支持,加快实施12英寸集成电路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帮助企业整合创新资源,以迎接经济复苏和市场春天的到来。

  首先,充分利用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研发能力提升,并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引导,积极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品牌,提升已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其次,加强与科技风险投资、贷款担保、金融机构协调,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加大对企业境内外上市的引导、培育力度,形成一批运作规范、实力雄厚、运行健康的上市企业。充分利用每年5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和产品的研发。2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中小企业。

  第三,充分研究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强化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目前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配合,修改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关政策,组织好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研究制定对我市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实行政府采购的具体政策和实施办法,扶持壮大我市中小企业和民族品牌。还要以抓好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省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尽快出台《济南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计划》,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高层次研发机构,提高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主体

  记者: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最终受益者也是企业。下一步,我们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方面有何计划?

  冯光文:我们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要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价企业的重要指标和政府支持的重要依据。二是支持有行业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支持对产业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高层次研发机构。三是大力实施“专利、品牌、标准”战略,积极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品牌,提升已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以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四是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框架、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运行的新机制。

  济南作为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科技资源丰富,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必须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到2020年将我市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编制了《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5%,科技活动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7%;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