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能宽容直播时官员说错话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3:48  新京报

  ■ 观察家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人大代表和政府官员在直播时说错话怎么办?该不该追究?会不会噤若寒蝉而不敢说话?这就要在法律上充分保障他们在讨论问题时的言论“绝对免责权”,并界定清楚在何种场合、何种境遇具有这些特权。

  杭州市市长蔡奇近日宣布,市政府的重要活动或全体会议今后都要视频直播,“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杭州各区县市也将因地制宜,通过网络直播形成互动。杭州市还决定,从明年3月份开始,杭州市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报告、计划报告将提前一个月向社会公开,再根据公众意见做出调整修改。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方便地让公众参与政治与决策,并且把政府行为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这是落实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捷径。事实上,在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公众参与是确保政策符合民意及政策合法化的根本途径。

  但也要知道,旁听会议、实行视频直播,只是公众参与政治过程和政策制定的途径之一。此外,还有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表达和公民投票制度等。有的国家法律规定,政府的重大政策出台前都要进行民意调查,以保证政策符合民意,并通过宣传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很多国家的政府每年要聘用民意调查公司,就政策问题进行数百次民意调查。

  信息公开制度是过去20年来法治国家进行的一项新改革,除了传统的公众旁听制度和辩论实录出版制度等,对过去的政府文件和档案的查寻也实施更开放的态度。在加拿大,有线公共事务频道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专门报道议会活动,包括议会辩论、听证会、特殊事务调查等。美国全国有线电视网用两个频道全天候现场直播国会活动,对所播的内容没有编辑和删减。

  在落实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面,我国各地近年来也有很多探索。1989年4月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首次规定:“大会全体会议设旁听席。旁听办法另行规定。”以后这项制度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并扩大到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一些地方政府机构也在尝试听证制度,政府官员与大众“网上聊天”,广播电视直播官民对话实况等,但政务公开化程度提升的空间仍很大。杭州市把政府重要活动或全体会议视频直播,以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网上互动等方式制度化,是进一步落实公民权利的具体行动,值得其他地方的政府借鉴。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人大代表和政府官员在直播时说错话怎么办?该不该追究?会不会噤若寒蝉而不敢说话?这就要在法律上充分保障他们在讨论问题时的言论“绝对免责权”,并界定清楚在何种场合、何种境遇具有这些特权。

  在法治健全的国家,对“绝对免责权”的使用范围有较详尽的规定,比如在议会辩论中,议员或政府官员可能因激动而说错话,甚至诽谤别人,但享有“完全免责权”;而在其他场合,比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或公众聚会上,就没有这种特权。因此,我们在落实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要探索官员的言论免责权。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的参政议政制度。

  □白烁(广东 学者)

  相关报道见A16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