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冬季灭火大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5:00  大河网-河南商报

  

冬季灭火大战
天干上火,一定要避免吃生鲜、辛辣、高盐的食物商报记者 陈亮/摄

  ■商报记者 王惠丛

  连续仨月无雨,郑州干燥的空气让不少人体内的“火苗”也越蹿越高,烧得人烂嘴角、长口疮、口干舌燥、鼻血长流……

  此时,发起一场“灭火大战”迫在眉睫。

  天

  干上火:食疗比药疗效果好

  田小姐马上就要结婚了,偏偏这时,嘴唇上长了个大“红包”,迟迟不退。田小姐急得不行,只得到医院求诊。

  记者从省会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期因“燥”得病到医院内科、耳鼻喉科甚至急诊科求诊的患者,比平时增加近四成。

  究其原因,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张渊智博士说, 跟夏季炎热、潮湿引起的上火不同,冬季上火更多是由“燥”引发的。

  一是寒冷干燥的冬季天气,会让人的气管黏膜净化作用变差,导致鼻腔、咽喉等发干,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稳定,如果不注意饮食调剂和补充水分,就容易阴阳失衡,导致“上火”。

  二是冬天人们喜欢进食牛羊肉来御寒,火锅、烧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欢迎的冬季美食。但牛羊肉本身偏温,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当归等滋补品,可谓“燥上加燥”,人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造成“上火”。

  三是作息时间不规律,夜晚休息不够、过度劳累等也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张渊智说,千万不要小看“上火”症状。它不但能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烂嘴角、流鼻血、牙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口疮、便秘、痔疮。更严重的是破坏人体免疫力,给各种疾病的入侵、复发提供可乘之机。

  中医学院一附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梅祥胜介绍,秋冬季节喝进的水很大一部分随尿液排出,所以很多人感觉喝水也不能“降火”,此时,首先要做的是“滋阴”。

  梅祥胜建议,食疗比药疗效果要好。做菜时,可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预防因燥热引起的皮肤干燥,其中的纤维素还可促使肠蠕动,预防便秘;水果中,梨能增加水分的摄入,还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晨起最好能喝一杯蜂蜜水,能有效缓解冬季体内积火燥热的症状。

  对于干燥引起的问题,梅祥胜建议,一定要避免吃生鲜、辛辣、高盐的食物,高盐饮食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使各种病菌乘虚而入,诱发咽炎。

  小

  记体验:放血疗法治咽炎

  天干物燥,小记也不能幸免,被火气折腾得七荤八素:嘴唇起干皮,喉咙肿痛、发干,最后到了吞咽都成问题的地步。

  实在撑不住,小记找到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梅祥胜。望闻问切之后,梅祥胜诊断小记患有咽炎,阴虚火旺,种种病症皆因此而起。“所以,你单纯吃去火药是不管用的,应该以滋阴为主。”梅祥胜说。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有啥快点见效的法儿没?”

  “想快点好?我给你放血吧。”梅祥胜说,这是见效最快的方法,点刺穴位放血。梅祥胜选择的穴位有:舌系带两侧的金津、玉液两穴,拇指少商穴和中指中冲穴。

  前两个穴位位于舌下系带左右两侧的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外侧下方,针刺之有泄热开窍、回阳救急、利咽镇痉的功效;中冲穴位于中指尖端中央,具有清心泄热的功效。梅祥胜说,这四处穴位同时针刺出血,有清热利咽、消肿解毒的作用。

  说话之间,六针扎毕,流出了不少暗红色的血。不过也真神奇,一放完血,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吞咽也顺利了很多。

  梅祥胜又开了一些疏肝理气、清热去火的中草药,让泡水饮之。几天之后,咽喉肿痛、发干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这么好的方法,还能治些什么病?梅祥胜说,放血疗法就是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祛淤生新、调气理血,给病一个出口。

  他说,现在最常用的是点刺法。所谓的点刺就是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毫米~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可以采用。如果是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就缓慢地刺入静脉1毫米~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

  针刺放血疗法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带状疱疹、感冒、发烧等都有效,具有镇静、止痛、泻热、消肿、解毒、化淤等功效;对于某些急病重症也能及时抢救,收效迅速且无副作用。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