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棺木装3卡车被弃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6:47  华龙网-重庆晨报

  本报讯 (记者 李晟)渝北洛碛镇洛碛村,挖掘机的轰鸣彻底结束了一座2300多年前墓葬中一位显赫墓主人的“清梦”,墓顶被掀去,墓室被破坏。当考古队员两天后火速赶到时,主城地区见天的这个最大战国墓,只剩下三分之一,墓主人尸骨无存。

  昨日,面对抢救性发掘所得的40余件精美随葬品,市文物考古所专家们无奈叹息,“被挖坏的棺木就装满3大卡车,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永远成迷了。”

  令我市考古专家惊讶的是,他们首次发现这种墓室四周积沙而防止盗墓的墓葬形式。

  棺椁木材装满3大卡车

  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介绍,他们11月30日接到渝北区文管所报告:渝北洛碛一施工工地发现一墓葬,“该墓葬也是在施工单位确认后,过了两天才报告给区文管所。”

  次日,市考古所与渝北区文管所火速赶赴现场,展开抢救性发掘。考古领队白九江介绍,原至少深6米以上的墓室,仅存1米多深。棺椁遭挖坏后,木材就装满了3辆大卡车,被弃置于深达20米的渣场填埋。棺椁底部余下一些长约6米的楠木板。

  经过几天清理,白九江分析评价称,这是我市首次发现的积沙墓葬,也是我市主城地区最大的战国墓,墓室大小超过差不多同时期的巴国王墓(涪陵出土)。

  用沙保护墓室防盗贼

  什么是积沙墓葬?白九江说,就是墓室四周用大量细沙填注,防止盗墓贼的进入,“因为盗墓贼不论从何处打洞进入墓室,都会碰上河沙下泄埋住通道的情况,这在古代是非常不错的防盗手段。”也是在我市首次发现。林必忠介绍,其墓室顶部积沙四五米厚,侧部积沙三四十厘米厚,“要是《鬼吹灯》的作者,在文章中加入‘积沙墓’,至少又可以多写好几章了。”

  墓周围又发现26座古墓

  这座战国墓长8.9米、宽6.8米,残深近6米。筑墓者用20余厘米厚的青膏泥封堵了整个墓室,将潮湿的空气和泥土里的水流隔绝在外。

  考古队员从残存的墓室内,发掘出40余件随葬品,绝大多数是大小不一的玉璧和玉璜。昨天,记者看到,其中一件戈柲冒,虽历经2300年时光,仍熠熠生光,“随葬品基本都以鸟纹为装饰,这说明当时巴楚文化交流频繁。”

  白九江介绍,到昨天,他们又在这个战国墓周围发现了26座墓葬,包括战国至西汉的土坑墓、汉代砖室墓、宋代石室墓等。“这些墓葬虽未遭到破坏,但正被施工弃土越埋越深。”

  墓葬规模超过巴国王墓;墓室外填塞细沙防盗墓贼

  渝北洛碛镇战国墓出土的玉璧。

  立鸟饰。

  蜻蜓眼。本报记者 张晓 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