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认祖享亲情 海南冬至扫墓“吹”起亲情之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6:53  南海网

  南海网12月21日消息:今天是冬至,恰遇双休日。来自各地的人们,或开车或乘车纷纷赶回祖居地扫墓祭祖。

  冬至大如年

  这几天,记者在海口、文昌、琼海、定安等地采访时看到,田野上、村路上、停放着许多小车、摩托车,车辆旁的人们都在扫墓。香火飘香,鞭炮响起,令人沉浸在祭扫先祖、感怀恩情的气氛中。

  在广州工作的符兴杰昨天就从广州开车回到文昌市东路镇的老家,参加今天家里的冬至扫墓活动,随他回来的还有其5岁的儿子及湖南籍妻子。他说:“每年冬至我都会回家来扫墓祭祖,自己将冬至当作春节来过,因为春节基本上在广州过了。所以,家里很重视冬至,杀鸡、宰鸭,全家族人都回来聚聚,过冬至隆重得像过年一样。”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杰告诉记者,在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和《晋书》上“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的记载,即说明古人对冬至日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很多地方在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认祖享亲情

  昨天,从三亚赶回定安县定城镇老家扫墓的谢雄说,城市化进程及繁华的城市生活给中国家庭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城市的孩子不知道家乡在哪里,祖宗是哪个,亲情很淡漠。谢雄特意将7岁的孩子带上,就是让他回老家看看,感受亲情。

  “中国人是最重视传统传承的,这些传统我们不能丢,孩子们更不能丢,不管到哪里生活工作,都要将这些传统代代相传。”今天,从海口回到琼海龙江老家的王宏清将在海口市生活的所有亲人都带了回来,带着孩子们认老家,认祖坟。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宏清不禁有些唏嘘。

  供职海口市工行的定安人吴祖海则说,老家的环境很好,山山水水、田田坎坎都很有特色,扫墓时带着孩子们爬坡越岭,涉水穿林,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

  符兴杰认为,能够增强家庭观念,大家一起热热闹闹扫墓、祭祖,共话家庭发展,教育后代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享受亲情,其实利用如冬至这样的传统节日作载体,构建和谐家族是件大好事。

  不管大家的目的如何,冬至日虽然有些寒意,琼岛人冬至扫墓祭祖的热情却温暖着各自家族里的每个人。

  为何扫冬至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我省有人扫清明,而有人则扫冬至?记者也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琼北地区很多人扫墓祭祖在清明节,但还有很多人则是在冬至日扫墓祭祖。

  据了解,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扫拜,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到了唐玄宗时,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而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举行,仪式隆重,祭后设宴招待亲友,深具敦亲睦邻的功能。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也就逐渐延伸为扫墓。

  我省文史学者周济夫解释道,我省扫墓祭祖主要集中于清明、冬至两个节令,而琼岛汉人主要从内地迁徙而来,因为是从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迁徙的,这些人群继承祖先的传统风俗都不尽相同,因此有这样的差异。

  对海南移民史志很有研究的我省民俗专家王俞春认为,这种观点是可信的,他在研究史料、接触上年纪的老人后,认为海南汉人大多从内地移民而来,其传统风俗就明显带着内地的特征。不管清明扫墓祭祖,还是冬至扫墓祭祖,礼仪程式都基本相同。王俞春遇到最有趣的一件事是,曾经在海口市羊山地区一家人中,清明为父亲扫墓,冬至为母亲扫墓,因为其父是本地人,而其母是文昌人,所以根据要求分别进行。而在研究中也发现,有些地方村庄因为清明是农忙时节,于是便将扫墓祭祖时间改为冬至,也有人将扫墓时间从清明节改为冬至日。这主要根据农活、生活需要来安排。作者: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