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把科学发展写在特区旗帜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6:59  深圳特区报

  

把科学发展写在特区旗帜上
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仍保持了良好势头,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开放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本报记者 许业周 摄

  编者按

  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仍保持了良好势头,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开放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紧密结合破解困扰和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紧密结合深圳当前遇到的现实挑战,强调实践性、实效性,深化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取得了明显效果。由深圳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撰写的文章《把科学发展写在特区旗帜上》,集中体现了深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本报今天刊发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2008,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形象。这一年我们也遭遇了特大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和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海啸,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拼搏进取,共克时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几经砥砺的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更加自信,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慷慨激昂的华彩乐章。

  与此同时,一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党有序展开。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深圳特区成立28周年。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把学习实践活动与相关纪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促特区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会、真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为理性和深刻的认识。我们由衷感到,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先进发展观念的集大成者,是一脉传承、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 从实践中来——深圳特区科学发展的探索之路

  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28年来,深圳特区的建设事业始终伴随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具体指导和对发展理念的先行探索。

  特区初创阶段,从深圳特区创立到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紧紧抓住“发展才是硬道理”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路线方针政策,大胆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桎梏,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杀出一条血路”,创造出“三来一补”、“前店后厂”等形式,有效地承接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的首波大转移。

  二次创业时期,以江泽民同志1994年视察深圳时提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标志,深圳居安思危,自觉优化和提升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一次抢占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先机,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深圳转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期。近年来,深圳调整和提升城市发展战略,“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初见成效;“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字眼,成为政府施政关键词;按照省委的要求,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朝着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宏伟目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及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发展、搞建设,成为深圳上上下下的自觉追求。

  回首28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深圳是改革开放30年的精彩缩影,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的实践产物。正因如此,深圳人民对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怀有特殊感情和真切体认,有着一份为此进行不懈探索的使命感、责任感,始终坚持正确航向,以不走或尽可能少走弯路。

  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深圳科学发展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我们“危”中见“机”、“危”中求“机”、“危”中创“机”,准确研判、敏锐捕捉新一轮国际产业洗牌、调整所蕴藏着的机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深圳时,认为深圳“产业结构升级抓得早、自主创新抓得早,因此应对危机就有了早的准备,也有了应对的能力”。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深圳特区成立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一个处境。金融危机,实为传统发展之“危”、科学发展之“机”。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按照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牢牢把握接驳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困难和挑战,是科学发展的“练兵”大舞台。实践将有力地证明,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有效提高“免疫力”,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二 在学习中悟——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发展观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源于二战后的经济增长奇迹,付出了高昂代价。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对发展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年鉴,首次提出了人文发展指数。1995年世界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了“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汲取了全人类关于发展问题的有益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必须符合事物运行的规律和趋势。28年来,深圳何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准确判断每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趋势和规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坚持按规律办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我们的认识、决策和行动越是科学、深入,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就会越好。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方法论。坚持普遍联系和系统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突出特点之一。从方法论上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发展观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法论的内涵、对象和范围,是追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切入点。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创新观。没有科学,就没有创新。只有准确把握、自觉适应事物规律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莫不如此。今年以来,深圳掀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高潮,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破解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圳之根、深圳之魂。历经28年创新探索的积累,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载体,以自主创新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深圳未来的创新之路必将更加精彩。

  科学发展观,是先进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未来社会主义时,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最高价值的存在。这种价值观,渗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近年来,深圳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推行和促进民生净福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都是这一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高尚的人生观。发展观与人生观有内在联系。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既是牢固思想基础,又能产生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学习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为人民服务的动机与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具体效果协调起来。只有建立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人生观,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等,才不会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也不会止步于“小富即安”,而会更加自觉坚持和发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深圳精神,将特区改革开放大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 由未来中干——科学发展是深圳再创辉煌的关键抉择

  举目神州大地,力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最强音。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有一种深切体认: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理念,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继续挺立潮头。改革开放短短30年,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物长宜放眼量,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脚踏实地地再干上一个30年,那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巨变!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深圳发展的内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土地、资源、人口、环境方面,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境。在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事业方面的“短板”,也积累了大量“成长中的烦恼”。

  与此同时,深圳首次强烈地碰到了外部发展环境的“天花板”,感受到了推动深圳快速转入科学发展的强大“倒逼”力量。所谓金融危机,不过是将深圳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早、更清晰、更确定无疑地揭示出来而已。

  先锋城市,就要有先锋作为。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前进中的方法来解决。越是在传统发展模式穷于应付之际,越是科学发展观大显威力和前景之时。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并未因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这是一个相当科学、准确和明智的判断。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将“科学发展”写在特区的旗帜上,矢志科学发展,毫不放松、毫不动摇,这既是应对和克服当前困难和危机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也是未来30年深圳得以继续奋勇当先的关键抉择——

  要继续勇当改革开放的先锋。当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关键阶段。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将率先突破与务实操作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体系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全国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要继续勇当发展模式创新的先锋。发展模式的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课题。从全国、全世界来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陷入困境。作为先行发展地区,深圳对此感受更早。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资源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把深圳率先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全国发展模式真转真变的排头兵。

  要继续勇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深圳处于改革开放和政治交锋的“两个前沿”,构建和谐社会遇到的矛盾更加尖锐。要抓紧探索一套社会诉求充分表达、社会利益合理分配、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形成一套覆盖全社会,使各类矛盾纠纷得以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妥善处置的社会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完善一套能够有效防范各类治安问题和安全事故的治安防控及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要继续勇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先锋。28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作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窗口,我们理应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要更自觉全面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抓紧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文化教育体系、民主法治体系、城市文明体系,促进形成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和现代文明生活模式,使深圳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要继续勇当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先锋。深圳党的建设工作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必须通过完善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强执行力等等。全面推进特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永葆先进性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必将为深圳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领导保证。

  16年前,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言犹在耳,令人振聋发聩:你们要敢闯!要搞快一点!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深圳已经尝到甜头。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停滞和倒退,只能是死路一条。继续沿着这条宽广大道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我们的城市必将更加美丽,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