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终写好“失误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7:38  青海新闻网

  年终岁尾,各行各业各项工作进入了全面回顾和总结阶段。是浓墨重彩讲“过五关”、“斩六将”的成绩,还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客观地总结“失街亭”、“走麦城”的教训,就成了检验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一条重要标准。

  俗话说,“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但一些同志恰恰不明白这个道理,以正比例讲功摆好成了年终总结中的一个痼疾,违背了年终总结的初衷。更有一些人心怀个人的“小九九”,认为年终总结分量重,影响大,这个时候面壁思过,查找教训,弄不好将影响单位荣誉,影响个人进步,于是索性来个“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讲成绩津津乐道,讲问题遮遮掩掩。

  年终定好“失误篇”,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为谁创造政绩、创造怎样的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如何评价政绩等基本问题。能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是对领导干部是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全年工作的综合检验。从总体情况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年终总结中能够做到讲实话,报实情,求实效,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为新年度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但是有的同志总结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讲成绩头头是道,讲问题轻描淡写;有的在工作总结中不敢正视矛盾,揭露问题,担心揭露矛盾、反映问题会影响单位声誉,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有的甚至为了保官升官,在工作总结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只图上面高兴,不管群众公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在年终总结时一是要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经得起名利得失的考验,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政绩,既要听干部的意见,也要听群众的评价;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正确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速度与效益、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真正创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实践、历史检验的政绩。

  年终写好“失误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老老实实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一个人在工作中存在某些失误在所难免,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失误却不敢正视,不去反思,在一个地方重复地栽跟头。应该看到,既然是年终总结,就要敢于坦言工作中的种种失误,敢于查找造成失误的原因:是决策失误造成的,还是个人经验不足导致的;是班子的好人主义做怪,还是个人的名利思想作祟,等等。真正把工作中失误的原因分析透,责任区分清,板子打到人,从而“吃一堑,长一智”,扬长补短,使各项工作在新的年度里有新突破,新的提高。如果掩耳盗铃,环顾左右而言它,看不到存在问题的症结,找不准造成工作失误的原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便无从谈起。

  年终写好“失误篇”,需要依靠群众开门“就诊”。群众是真正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干什么事都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年终总结也是一样。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也许未必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群众却往往看得很清楚。因此,依靠群众开门“就诊”,有助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找准问题和毛病,也有助于领导和群众加强沟通,加深感情。开门“就诊”,要克服担心群众参与收不了场的心理和让群众品头论足丢面子的错误想法。要相信多数群众心里有杆秤,他们对领导的基本看法是符合实际的。丢不丢面子,也不在于群众怎么说,而在于自己工作中有没有失误以及对待失误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十七大精神的贯彻和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年”创建活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满怀信心地开创未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省职工医疗保险管理局 周俊义)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保险 保险管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