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夹缝中生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7:59  法制日报

  5年内就读学生从500人锐减至52人 10年来没有一本“量身定做”教材

  本报记者 胡新桥 本报见习记者 余飞

  打开电脑,整理文件目录,等待起草新的文件,汪静按惯例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作为一所独立学院2008届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汪静在今年7月考取了湖北省一个地级市的公务员。

  “我们独立学院的这届法学毕业生从事法律工作的并不多。不过,和2009届的就业现状相比,我们还算是幸运的。”汪静说。

  2009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已经不再是新闻了。而对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文法学院副院长刘红来说,她不仅要头疼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还要考虑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日前,全国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研讨暨教材编写会议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举行。作为主办方的负责人,刘红介绍说,独立学院开设法学专业将近十个年头了,全国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在读学生有将近10万人,“但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现在仍然是在夹缝中生存”。

   生源减少定位尴尬

  “生源减少,教育水平‘高不成低不就’,夹在二本与高专之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院长覃有土开门见山地指出了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窘境。

  据刘红介绍,2003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法学本科专业开了11个班,学生有500多人。到2006年,法学本科专业只开了两个班,而今年,就读学生锐减至52人,仅能设一个班。

  “很多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都遭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刘红分析说,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要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所以家长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选择理工科等好就业的专业。

  据了解,目前重点院校对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锁定为“研究型”、“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则确定在“应用性”、“事务性”方面,大批的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被法院、检察院招收为“速录员”。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在重点本科和高职高专之间徘徊,不知所从。”刘红说,从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学生水平等方面来看,培养“研究型”人才是难以实现的;但如果确定为“事务性”培养目标,则又担心与大专法学教育混同,造成公众误会,影响招生。

  “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应当锁定在‘实用型’法学人才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法律学系主任李正华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出现的“助理法官”、“助理检察官”、“律师助理”,其专业水平、工作性质处于“法官”、“检察官”、“律师”与开展事务性工作的“书记员”或者“速录员”、“办案秘书”之间,正好为独立学院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留下了一个空间。

   教师结构不合理制约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有318所。其中,“母体”是211重点高校的有74所。

  “母体高校相关专业的退休教师,是独立学院专职师资力量的一大支柱。”刘红说,此外,独立学院的专职师资就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从母体高校退休的教师,年龄大,在独立学院的教学时间不可能很长。另外,这些教师往往运用重点高校的教学方法、模式,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不是很适应。而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又缺乏教学经验。”刘红不无担忧地说。

  “从其他重点高校聘用兼职教师,在独立学院也是个普遍现象。”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法学系教学主任何玉祯告诉记者。

  “既然是兼职,他的教学工作就只是对45分钟的课堂时间负责,而其他时间就无法投入到教学中去。”何玉祯说,兼职教师的聘请费用,一个课时一般为60元至80元,很多独立学院难以承受。为了节约教育成本,现在一般是将教学任务压到本校专职教师身上。

  何玉祯以自己所在学校举例说,学校规定,一个教师每学年要完成32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这就相当于一个教师每年要教三至四门课程。这样的工作强度,势必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也使得青年教师,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电”。

  十年仍没有适合的教材

  一本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学》教材,字数超过一百万,比一块红砖还厚很多。

  “这本教材理论性很强,适用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匹配。但是,教学评估指定要用这本教材,考研指定书目里面也有这本教材,我们不得不用。”何玉祯说。

  刚走出校园的汪静对此也深有感触,“理论性强,和实践结合不够。‘攻克’这本教材的时候,我们都把自己当重点高校的学生了,但是找工作的时候,我们还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教材的选用上,独立学院可以说是普遍“犯难”:选用通用的本科教材,学生“吃不消”;选用专科教材,不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生也觉得“吃不饱”。

  “都快十年了,毕业生走了四届,我们还是没有一套适合自身教学目标的法学教材。”刘红无奈地对记者说。

  本报武汉12月21日电

  调查札记

  针对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目前面临的尴尬,有关专家给出了对策:参加研究生、公务员、司法考试等“三考”,将成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出路。

  专家们强调,随着司法考试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开放,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毕业生致力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学生也将越来越多。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应该以通过司法考试为目标,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未来的就业信心,也有利于学生法律职业意识的培养。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