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计风暴后一位阿姨打来电话—— 帮忙在审计署给女儿找个对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8:05  中国青年报

  审计署办公厅副主任 章柯

  2003年“五一”后的一天,李金华审计长将我叫到办公室,说我写的一篇有关“非典”的综合研究报告他觉得不错,已经转给了国务院有关部门。

  他问我,“非典”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对审计工作有什么启示?

  我非常肯定地说,“非典”是一场风暴,但风暴后的清新和透明,是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而民众对透明度的期望值,将对审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李审计长点了点头,让我继续关注国际上国家审计的最新动态,为中国国家审计的下一步跨越提出一些创新点。这个时候的我,还没有想到下一场“风暴”会离我这么近。

  2003年6月25日,“非典”后审计长的第一次向人大作报告,我预感到方方面面的反应会比较强烈,特别叮嘱我们随同前往的摄像师,一定要把重要镜头记录完整。当天会议一散,人大常委们高度评价、审计报告掀起风暴的消息就不断传来。当晚的电视新闻、第二天铺天盖地的报纸评论和数以百万计的网络跟帖,一下子将审计署置于舆论旋涡的中心,“审计风暴”愈演愈烈,我接的电话也越来越多。

  “审计署真是好样的,敢公开点名批评国家部委,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是朋友们说得最多的鼓励话。

  “审计长一下得罪这么多人,千万要注意安全啊!”这是朋友们说得最多的关切话。

  “审计署这么大胆公开点名,背后有什么深层次考虑?”这是记者问得最多的问题。

  “审计署这样公开点名,让我们地方审计机关又受鼓舞,又很难受,审计长是不是要求我们必须同样跟进?”这是地方审计机关领导和同事们最关心的一件事,因为审计风暴正推着他们一同站到了风口浪尖。

  风暴后的故事有很多,有一天接到一位阿姨打来的电话,她说,审计署这样正派的单位,一定有很多正派的小伙子,她的女儿条件很好,能不能请李金华审计长帮忙在审计署给找个对象?大家听完都笑了。还有几位练过武术的小伙子,得知李审计长每天都要走路上班,怕他被坏人打击报复,主动要求无偿给审计长当保镖,同志们听了都非常感动。

  审计风暴因何而起?按照惯例,审计长每年6月底都要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年度的审计工作报告,这项审计署的法定职责,在以往几乎没有引起过人们的关注,那是因为以前的审计工作报告篇幅比较短,内容比较少,很多敏感信息没有全部披露,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更没有点名,人们根据新闻稿看不出什么名堂。

  但2003年这一次审计工作报告却注定要被历史所记住。

  从外部环境看,中国刚刚经历了“非典”的考验,全国人民对“透明度”3个字第一次有了重如生命的认同感,而透明度背后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民主、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

  从内部状态看,2003年正值审计署成立20年之际,审计机关也一直在寻求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经过审计署的反复研究,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一份完全不同的审计工作报告出炉了,没有掩饰,没有删减,没有袒护,重大问题直指要害。

  特别令百姓感到鼓舞的有三点,一是全文公开,中国的纳税人第一次知道了政府在花纳税人钱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二是公开点名,以往批评常用的“有些”、“个别”、“部分”、“少量”等词都不见了踪影,那些谁都惹不起的单位的问题也被逐一列出;三是言辞犀利,审计署作为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敢于用严厉的词汇指出其他部门存在的严重问题,还对问题的改进提出一系列建议,这让公众在大赞审计署的同时,借用香港“廉政风暴”一词,造出了中国自己的“审计风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