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资本市场成经济转型“引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8:09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唐玮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也给世界带来一连串问号: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是否将一去不复返?鼓励创新和审慎监管究竟如何平衡?全球金融格局会有怎样的变化?昨天下午,第18期“文汇讲堂”邀请到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博士,以《华尔街风暴与资本市场》为题,与读者深度交流。有着中美两国求学、工作背景,且有过华尔街从业经历的祁斌深入扎实又通俗生动的表述,不断引发全场掌声,也让提问环节气氛活跃,讲堂延长了1小时,读者仍意犹未尽。

  关于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祸根”,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始作俑者”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祁斌指出,美国资本市场早已潜伏了三座“冰山”: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激进转变,“为追求高额利润,投行开始追随高风险的对冲基金,拿着高杠杆率的资金在市场中搏杀,玩非常危险的游戏”;与此同时,美国金融市场过度自由的监管和发展模式、信用体系的失灵也酝酿着风险——这三座“冰山”的撞击,引发了当下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海啸。

  如此严重的危机是否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市场金融体系面临终结呢?祁斌的答案是否定的。他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无论从历史演进看,还是与商业银行金融体系对照,资本市场始终是目前为止配置资源最有效的一种机制。“由于资本市场往往率先探索新领域,如同驶入没有航标的水域,这就容易触礁、搁浅,但不能因此抹杀它的正面作用。”他认为,这次危机的一大启示,是要重新认识建立一个跨国协同的监管金融风险机制的必要性。

  祁斌指出,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一个国家持续创新的能力从何而来?通过资本市场挖掘、筛选创新企业,让资本与科技顺利对接。建立这样的机制十分关键。”他提出建议,加大股票发行体制改革力度,“只有发行体制逐步市场化,才能真正通过市场化方式选出真正优秀的下一代企业”。

  本期讲座是2008年杜邦“文汇讲堂”第十期,也是今年最后一期。一位72岁的文汇报老读者获得了本次总编辑评选的“最佳提问奖”。这位老知识分子感慨地说,听了祁斌的演讲,他充分认识了资本市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将鼓励自己的后辈参与其中。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