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卧铺动车投入京沪杭运营 记者体验:舒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9:29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2月22日消息 中国首列铁路卧铺动车投入京沪线运营。昨晚9点39分,从北京站开出的这趟列车,中央台随行记者第一时间发回了体验报道。

  主持人:你好!火车大概还有多长时间进站?昨晚在火车上睡得如何?

  记者:我是实现了愿望,躺着旅行非常的舒服。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列车的具体情况吧。这趟卧铺动车共有多少节车厢,全部都是软卧吗?

  记者:一共是16节车箱,其中有13节是软卧车箱,有两节是软座,另外还有一节是餐车,全部是630人。

  主持人:和普通的卧铺列车相比,在舒适度方面,你觉得这趟车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记者:确实是舒适多了,我昨天一到车站就看到了很大的字幕显示欢迎乘坐卧铺动车是移动的宾馆,我心里稍微有点疑惑,在这样的列车上我们怎么能够体会到星级服务,通过昨天晚上的体验确实是名副其实的,车上的设施是完备的,最大限度的体现人性化,软卧比普通的宽到10到15公分,下部的靠背更适合身体的调节,每个铺位设有液晶电视,有耳机,旅客可在互相不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看电视,床头的灯可以进行90度的调整,包间内还有呼叫按纽,呼叫系统在乘务室和车箱两侧,我昨天晚上尝试了一下。

  主要针对商务人群

  主持人:据你观察,这趟列车的上座率如何?对票价,乘客有什么说法?

  记者:昨天是这样的,这两节软座是满人的,13节车箱的卧铺的上座率是80%,因为关于票价这块,有的人觉得票价贵一些,也有的乘客昨天采访了,他们表示说动车卧铺的环境确实是很好,一点也不比飞机差,飞机是快捷,但是路途周折,这个对部分的旅客是很有吸引力,它主要针对的是商务旅客。

  主持人:好的,谢谢刘媛从上海为我们发回的体验报道。

  专家分析票价是否合理票价较高 竞争力有待加强

  "动车卧铺"有"陆地航班"之称,车辆设备达到空客标准。但是面对如此豪华的动车,市场却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从655到730元不等的高昂票价,是不少本想尝鲜的旅客对"卧铺动车"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

  在北京一外企工作的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七八百元的票价,超过了大部分时段的机票价格,除了能睡一觉以外,时间上,动卧也只比Z字头、T字头列车快一两个小时。而对于部分不在乎票价的旅客来说,火车票的订票系统不够完善便捷、车站环境普遍嘈杂等诸多因素,也让动卧相比飞机,竞争力变得比较有限。

  面对人们对动卧昂贵票价的质疑,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兴教授昨晚在接受《新闻纵横》采访时表示,卧铺动车主要针对商务人群,价格的确略微偏高。

  “卧铺动车组应该说是起步开发的一个新的品种,如果从四川分割的这个角度来讲,或者说我们从市场结构来看的话,应该说我们现在比较高档次的旅客群也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愿意坐舒适程度比较高,也有市场的,但是从差价来讲,相差200多块钱,还是不少的。”

  空座率谁来承担?

  一方面,高昂的票价导致市场冷清;另一方面,每天两班的京沪卧铺动车又必须准点发车。一列动车要卖多少张车票才能收支平衡?由于定价偏高造成的经济损失,该由谁来承担?李文兴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

  “如果说上座率低,出现一半空座率,假如说我们单独核算,单独来看卧铺的话,票价收入是他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就你说这个问题,如果上座率不高的话,将会影响车的收入,进而因为到他所谓成本的收回的问题,有80%的上座率我认为就是正常的。”

   票价应该民主化透明化

  六七百元的动车卧铺价格究竟合不合适?有没有下调的空间?曾多次参与交通运输价格制定的李文兴教授认为,京津城际铁路采用试运营听取广大旅客意见的方法值得动车卧铺借鉴。

  李文星:“我不知道这次定价有没有适行期,大家通过这一年,进行调节,包括旅客就是消费者可以感觉比如说这个评价,运行一定时段后,感觉客流量比较多以后,高低程度合适与否,公益性的产品应该让铁路企业,让旅客、消费者都能够接受的程度,所以票价应该民主化、透明化这样比较好一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