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会议要“看得见”也要“听得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3: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一得之言

  YIDEZHIYANY

  □王 攀

  20日,杭州市长蔡奇在“开放式决策研讨会”上表示,“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杭州市政府的重要活动或全体会议今后都将进行视频直播,杭州各区县市也将因地制宜,通过网络直播形成互动。(12月21日中新网)

  政府的重大活动或会议将通过视频直播,杭州这种做法值得称赞。但还要看到,政府会议不仅要让老百姓“看得见”,还要让老百姓“听得懂”。如果听不懂,看得见也就失去了意义。现在政府的一些会议,即使不通过视频直播,也会有记者参与,会后由媒体及时报道,应该说,“看得见”不是最迫切的问题。相比媒体事后报道,视频直播只是让老百姓“看得见”与会议进程同步而已。但如何让老百姓听得懂政府的会议,却是一个难题。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和我的同事最怕的就是政府会议报道。当然,这些会议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都有报道价值。但这些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政府文件等,往往不够生动,让人读不下去。所以,每次遇到会议报道,总编辑就要求编辑、记者,一方面一定要把会议中的“官话”变成“民话”,删繁就简,用大众化的语言把会议内容“翻译”给读者;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对会议内容解读,通过举例子等深入浅出地把会议的意义介绍给读者。

  视频直播等于把政府会议原汁原味地传递给老百姓,没有编辑、记者从“官话”到“民话”的翻译,也没有专家学者深入浅出的解读,老百姓是“看得到”了,但能“听得懂”吗?记得前段时间,新医改方案向公众征求意见,官方公布的医改方案洋洋洒洒1.3万字,不仅全文挂在了政府网站上,还高高挂在各大门户网站,传统媒体也进行了全面报道,可谓是让老百姓“看得到”了,但老百姓却普遍反映看不懂———连看都看不懂,谈何提意见?

  “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什么!”这里的知道应该包括两个含义:一是看到在做什么,二是看懂在做什么。但由于“官话”和“民话”存在隔阂,老百姓看见官员在开会,却听不懂官员在讲什么,这跟不懂外语的观众看没有翻译的电影是一样的。显然,要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一是要通过诸如视频直播这种保证老百姓看得见的方式,把政府的会议直观地呈现在老百姓面前,二是要让会议文件用语变得生动起来,让老百姓愿意听、喜欢听。总之,老百姓只有“听得懂”才愿意“看得见”;如果不能“听得懂”,就是“看得见”也没有实际价值。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