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海湾国家争相在柬埔寨租地种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3:41  国际在线

   2008年12月22日环球连连看

  原题:Insecurity drives farm purchases abroad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海湾国家争相在柬埔寨租地种粮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2月22日报道,公元9世纪时,柬埔寨的农场曾养活了吴哥文明建立起的世界最大帝国之一。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粮食价格正不断上涨,包括沙特、科威特以及卡塔尔在内的不少海湾国家将目光投向了柬埔寨,这些富有的国家正与柬埔寨政府商谈租借土地建立农场的合同,希望能够在当地生产粮食,然后运回本国。

  海湾国家争相到柬埔寨置地

  柬埔寨政府最近发表的一份声明称,由于过去一年世界粮食价格平均增长了一倍,几个海湾国家正在与柬埔寨商谈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租地合同。这些国家会在柬埔寨租借土地,种植玉米和水稻,然后通过水路运回本国,这比在世界市场上直接购买粮食要节省很多。

  迪拜项目研究经理穆罕默德·拉乌夫清晰地感受到了所有海湾国家受到全球粮食危机的困扰:海湾国家每年80%的粮食都依赖进口,用于进口粮食的资金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16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00亿美元。拉乌夫认为,海湾国家要想实现国内粮食大规模增产已经不太可能,而在国外购买或租借土地成为解决海湾地区粮食危机的可行方法。拉乌夫说:“海湾国家受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仅靠国内已经不可能保证粮食生产,因为他们缺少水资源和可耕种土地。因此,前往国外购买或租借土地成了最好的选择。”

  海湾各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柬埔寨,该国政府表示,只需要250万美元,就可以获得600万公顷可耕种土地的使用权。这个条件吸引了不少海湾国家。

  专家担心加速贫富差距

  其实,海湾诸国并不是到国外购地的唯一国家,此前日本已经在巴西购买了很多土地,韩国也在马达加斯加岛上购买了大量土地;沙特已经在巴基斯坦购买了80万公顷土地,目前又正与印尼协商购买160万公顷土地的协议。

  专家认为,引发到外国购地风潮主要出于三个原因:全球人口增加了1%到2%,但农业产量却没有太大发展;二是由于很多乡村地区向城市化转变,大量可耕种土地正在消失;三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农业投资都已经被取消。

  一些专家警告说,这种购地趋势很可能改变全球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生产模式。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今年8月曾警告称,全世界正形成一种“新殖民主义”浪潮:富国的人民粮食无忧,而贫穷的农民却日益增多。

  批评人士认为,柬埔寨的土地或售或租借给海湾国家后,当地农民可以在昔日的土地上劳作,一部分农民甚至可能获得新的就业机会,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一部分依赖土地生存的柬埔寨农民会失去生活的来源。

  关注农民生计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关注乡村”表示,如果不谨慎小心地计划这种投资,就很可能会损害农民和穷人的利益。此外,土地可能会以不公平的价格交易。(沈姝华)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