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百老汇”落户四季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3:50  北京晚报

  京城市民今后有望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美国百老汇的《阿依达》等世界经典剧目。目前,一个由32个剧场组成、集排练与演艺于一体的大型文化项目——国家排演中心正在四季青紧锣密鼓地筹备,海淀区将成为百老汇音乐剧的集中演出地。

  记者在前天下午举行的“海淀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暨海淀艺术团联盟成立”大会上了解到,海淀四季青镇正在筹建国家排演中心,并将其打造成“中国百老汇基地”。此外,众多艺术团和名角云集的海淀区艺术团联盟昨天也正式揭牌,57家文化类单位加入联盟;海淀区政府明年将拿出1亿元,单独设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基金。前天宣布成立的海淀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家咨询委员会还邀请众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业界精英组建指点文化发展的“智囊团”。

  四季青打造“百老汇基地”

  就像《印象·刘三姐》让很多人念念不忘广西,将来百老汇音乐剧演出很可能成为吸引市民到海淀进行文化消费的一块强有力的“磁铁”。海淀区政府前天正式宣布,由世博控股与百老汇倪德伦联合打造的大型排演中心项目落户海淀四季青杏石口。

  据海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被称为国家排演中心的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中心包括新建的32间剧场,其中有1个2000人座位的百老汇旗舰剧场,30个300至500座位的小剧场。这里将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集音乐剧编剧、创作、作曲、演员培训、交流、上演等于一体的“中国百老汇基地”。据了解,该中心有望明年开建,待竣工之后,包括《阿依达》等经典曲目,都将在排演中心上演。

  电影《王选》记录

  中关村科技发展

  在前天的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上,海淀区与中国电影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将兴建大型影视放映基地——国家电影放映中心,还将与海淀筹拍《圆明园》和《王选》两部电影。两院院士王选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一直走在世界科技的前列。而在筹备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中,还将记录中关村的科技发展轨迹,记录这个由小到大发展成中国硅谷的奇迹的出现过程。

  记者还了解到,全国惟一一个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已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开始建设。目前,已有人大出版社、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培生、安德鲁等几十家国内外知名版权机构入驻该基地。海淀区将扩大其规模,建立一个新的版权交易中心,并陆续引进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入驻。

  另外,海淀中部多元文化核心区、南部精品文化交流区、北部特色文化发展区和五棵松文化创意产业带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目前也在加紧推进。

  设立亿元专项资金

  助推文化发展

  目前,海淀区各街道乡镇正在对辖区的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根据调研情况,海淀区将和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研究制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意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激励政策。据有关负责人透露,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明年海淀区计划在进一步完善区域性的财政扶持、产业引导、人才激励、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服务措施,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文化建设。

  在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上,海淀区明确表示,除了用于区文化委、公共委等正常的经费外,明年将单独设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资金,至少对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追加财政资金1亿元。这些专项资金将用于公益文化设施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57家文化单位

  送明星进百姓家

  今后,由海淀区与驻区各演艺团体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海淀区艺术团联盟将全方位、零距离地为社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据介绍,该联盟是由区域内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各类院团机构根据平等、自愿、联合的原则,共同发起组建的非营利性文化艺术团体。目前,已经有57家文化类单位加入。艺术团联盟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街道、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高质量的演出。众多知名艺术家和演艺界明星将参加专题文艺演出,结合区域内文化人群的特点,为居民烹饪一道道可口的文化和艺术大餐,同时还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海淀的品牌效应。

  国学大师季羡林

  领衔专家委员会

  汇聚了海淀百余位教授、学者、文化名人、文化企业负责人的海淀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家咨询委员会也于前天成立。一大批学界、产业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为海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脉把向。专家委员会中大腕云集,其中包括国学大师季羡林。

  据介绍,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海淀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由区委、区政府不定期召集会议,就重要文件和海淀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大问题接受咨询和提出建议,并对海淀区文化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借助这个“外脑”,海淀区可多方吸收各界优秀人士的聪明才智,提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同时这些专家也为重点文化项目入驻海淀搭桥牵线。

  新闻背景

  海淀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开始于2005年,全区118个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今年又有60家区域倡导单位加盟到海淀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中。据统计,目前海淀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27%,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全市20%的从业人员,创造了全市40%的增加值。按照海淀区计划,未来几年,将在发展图书音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化休闲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的引领作用,实施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打造产业链、技术链、产品链、价值链和人才链,使海淀成为原创能力强、制作手段先进、传播渠道畅通、消费群体众多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中心、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和时尚消费中心。

  本报记者杜新达

  通讯员王世松 魏颖 X092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