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公报:哈佛耶鲁亦在海啸中“翻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4:17  中国新闻网

  

大公报:哈佛耶鲁亦在海啸中“翻船”

  哈佛大学7月1日宣布在上海设立办公室。该办公室将由哈佛商学院与哈佛中国基金会共同运作,哈佛并计划今年秋天在北京也设立一个办公室。此举意味着这所全球著名大学正努力加大其在中国进行研究与教学活动的力度。哈佛商学院院长杰·莱特(左一)和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会主席威廉·柯比(右一)在上海外滩三号“三言舍”论坛上共同宣布了这一消息。中新社发 姜煜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2月22日电 香港《大公报》12月22日载文指出,在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不仅华尔街大行损失惨重,由高手操盘的大学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值得玩味的是,哈佛和耶鲁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而且还高薪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来管理资产,为何这些精英与股市中的散户一样没能预见金融海啸的到来?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的常春藤大学久负盛名,这些私立学校尽管学费高昂,但仍入不敷出,之所以能够维持其领先的教学水平,主要靠校友的回馈和大企业及各界名人的赞助。源于捐款的大学基金不仅承担兴建校舍、改善校园环境等基础设施开支,同时也被用来补助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教授薪金方面的支出,因此是学校的“生命线”。

  在众多院校中,以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实力最强,其大学基金达数百亿美元。到今年六月三十日为止,哈佛的大学基金总额为三百六十九亿美元,耶鲁的大学基金达到二百二十九亿美元。为有效管理不断膨胀的巨额基金,保证有稳定的回报,这些名牌大学都向私人投资公司或华尔街大型投资银行(如今已不复存在)高薪挖角,请一些过往业绩出众的基金经理担任大学基金的投资人,负责在世界各地寻找较为长期的投资机会,以便为大学的金库添砖加瓦。多年来这批投资专家不负众望,使常春藤名校的大学基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但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不仅华尔街大行损失惨重,由高手操盘的大学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据《纽约时报》报道,哈佛的大学基金在该校新财政年度的首四个月中损失了百分之二十二,大约是八十亿美元。另外,《华尔街日报》披露,耶鲁的大学基金自六月三十日以来损失了百分之二十五,大约为五十九亿美元,从今年六月三十日的两百二十九亿美元下降到一百七十亿美元。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在其最新报告中称,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基金今年六月三十日仍有一百零一亿美元,但到十月三十一日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美国其它一些私立名牌大学也都有类似的遭遇,而且损失的比例也都超过两成以上。

  对于这些名牌大学来说,账面上的损失只是一个方面,未来几年校友和企业捐款的减少将对学校构成更大的冲击。在这场金融海啸中,许许多多富豪及超级富豪身家缩水,令他们不得不减少或停止对学校、慈善组织等非营利机构的捐款。最近爆出的“马多夫诈骗丑闻”便涉及一大批身家过亿的犹太裔富翁,其中的一部分人几乎将自己所有可动用的流动资产都投入马多夫旗下的多个基金,未来可能血本无归。这些受害者中不乏对教育事业和公益活动慷慨捐输的善长仁翁,他们如今即使想再给大学捐款恐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尽管耶鲁的大学基金损失惨重,而且该校每年二十七亿美元的预算中有百分之四十四来自大学基金,但该校表示,目前仍有足够的资金,因此不会减少对学生的财政援助,且会继续延聘高水平的教师。然而,该校的校园扩建计划和教职员工的薪金增长速度将会受影响。

  值得玩味的是,哈佛和耶鲁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而且还高薪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来管理资产,为何这些精英与股市中的散户一样没能预见金融海啸的到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