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滥发信用卡风险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5:08  新民晚报

  唐宁

  有关信用卡的新闻近日连续出现,且都具一定的惊悚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擅自使用学生资料,办理了上万张信用卡;一个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辅导员的退休教师伪造公章、盗用儿子身份证申办了70余张信用卡,恶意透支80余万元炒股,结果被起诉获刑;刊登此报道的上海法治报同日还披露了另一起诈骗案:本市一女性盗用姐夫、邻居和前夫的身份证获得7张信用卡,连续套现、透支近20万元,逃逸2年后在苏州被抓获,近日在沪庭审。

  滥发信用卡的潜在风险已不容忽视。如今银行为拓展信用卡业务方法日益多样,办卡柜台搬到地铁车站、商场和街边,以漂亮赠品诱称“办就送”,业务员频频光顾商务楼和学生宿舍。扩展业务原本无可厚非,但一些银行既不考察申请人的信用记录,也不考虑其是否有工作和偿还能力,几乎不设任何门槛,就放卡并给予数万元的授信额度,还在报刊上传授误导消费者的所谓“巧使连环套”技巧,毫不顾及借贷风险。

  美国金融风波刚起时,有识之士便指出:危机会从次贷延续到信用卡。美国运通、花旗等银行都意识到信用卡危机,对“问题”客户开始了紧缩政策。眼下我国不少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只能以减薪、裁员等措施应对,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的一些银行还在无限度地发放信用卡,甚至在学生不知晓的情况下由学校违法操作,实在是太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了。

  西安电子科大事件,银监会已介入调查。而对于更多尚无收入的持卡大学生和失业人群来说,信用卡无异于透支信用的陷阱,如经不起诱惑以刷卡借贷来过度消费、大额透支,一旦不能如期还款,势必将还债义务转移给父母和家人,使家庭丧失宁日。而恶意透支欺诈的持卡者,直接把风险交给了银行,由其承担呆坏账损失。早两年,台湾银行业为增加消费金融业绩,大力鼓动民众使用信用卡,出现过大量“卡奴”。结果一些银行甚至委托有黑道背景的讨债公司去逼债,导致月月都出现“卡奴”被逼上自杀绝路的可怕情形。

  目前我国的房贷政策中没有零首付设计,一定程度上可规避次贷风波式的危险,但在信用卡业务中,过度开放与低门槛化已伏下相当的风险。即使是为了拉动消费而放松银根,也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产品,把风险降至最低。为了社会经济和家庭的维稳,希望管理层对信用卡的无限度扩张提高警惕,尽早防范,绝不能让可以预见的恶果在社会上蔓延。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