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商报:两岸金融合作 香港力争角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5:40  中国新闻网

  

香港商报:两岸金融合作香港力争角色

  12月21日下午,“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闭幕。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在闭幕式上宣读本届论坛的九项“共同建议”。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2月22日电《香港商报》12月22日发表该报评论员李明生撰写的商报时评指出,两岸三通,港“物流中转”功能须调整;同样,两岸金融直通,港“金融中转”角色亦须调整。在两岸经贸合作中,香港要主动参与,积极寻求新角色。哪怕是两岸经贸论坛,亦应争取以某种形式参与,早着先机,既为两岸经贸出力,亦为自身增添新动力。

  商报时评摘录如下:

  两岸关系发展渐入佳境,继日前成功落实“大三通”以后,国共举办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研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经过两天研讨,取得丰硕成果,除了大陆方面宣布十项惠台抗危机措施之外,双方还就长远发展达成九项共识,范畴普及金融、内需、基建、服务、航空、渔业等领域。两岸加强经贸直接联系,为两岸关系正常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亦令人担心香港作为两岸中介的地位削弱,角色淡化。对于香港而言,要看到两岸经济不断融合的大势,增强危机感,充分利用本港优势条件,在两岸经贸交流中力争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金融方面,香港就可以凭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回避某些政治不便,为两岸金融合作如融资、结算等提供更便捷服务。

  具体来说,香港可作为两岸融资的主要平台,加强鼓励两岸企业来港上市和发行人民币债券。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国际知名,发展成熟,集资能力高,又富品牌效应,06年新股上市集资总额更首度“超美赶英”进军全球第二,早已成为两岸企业在外上市的首选地。目前内地在港上市的公司数目达到464家,占据港股市值高达六成;而多间大型台企,如富士康、富邦、统一、裕元、味丹等亦已先后来港上市,今年新加入的还有旺旺、宝胜等,足证港股在两岸市场的吸引力。而二级市场的集资活动如配股、供股等,今年总额更上升一成至逾3000亿元,当中有约七成来自内企。中央放宽企业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令企业可藉此直接收取人民币,将有助提升本港资本市场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巩固本港“聚宝盆”的角色。

  香港亦可作为两岸贸易结算的主要窗口。内地金融国际化进程仍在进行中,一切都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断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将承受极大风险。经过多年探索,近日香港终于成为内地唯一试行人民币结算的对外窗口。今后,两岸经本港进行贸易可直接以人民币结算,交易往来将更方便,也有利于管理汇率风险。香港宜进一步发挥人民币窗口功能,成为两岸金融合作“桥头堡”。

  此外,港银也可为两岸银行交流提供现成条件。目前,两岸双方只有台富邦银行一家曲线登陆;而香港丰、东亚、渣打等均有在两地设分行,再配合其它条件,港银开展两岸业务的一切硬件、软件皆备。而由港银推动两岸金融合作,亦有助两岸防范金融风险。

  两岸三通,港“物流中转”功能须调整;同样,两岸金融直通,港“金融中转”角色亦须调整。在两岸经贸合作中,香港要主动参与,积极寻求新角色。哪怕是两岸经贸论坛,亦应争取以某种形式参与,早着先机,既为两岸经贸出力,亦为自身增添新动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