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三大改革开放窗口地区金融危机中寻找新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6:48  国际在线

  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崔静 于文静 季明)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进程窗口的广东深圳市、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应对挑战,“危”中寻求新“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毫不讳言金融危机对深圳的冲击:“深圳的外贸依存度是300%,其中外贸出口182%,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8强,这决定了我们受这次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包括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形势是严峻的。”

  许宗衡说,这种冲击直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贸出口大幅回落,二是工业增速出现回落,一批加工贸易型企业生产能力开始大规模减少。今年以来关闭停产的企业总数达682家,其中由于金融海啸直接冲击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导致的占60%至70%。

  这种情形同样出现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新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今年以来,浦东的经济总量增长幅度逐季回落,七八月份以后甚至出现财政收入单月度的负增长,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库存大幅度上升,应收款项不断增长,产业投资也出现一定的下降;滨海新区10月份的工业总产值增速仅为25%,比1至9月平均32%的增速降低了7个百分点。

  面对挑战,三地纷纷采取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针对性措施,通过加大对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加强企业服务、加快现有项目建设等,改善当地经济环境。据了解,上海浦东全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100多亿,以刺激产业投资规模;滨海新区2009年基础设施投资将超过1000亿,并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和较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深圳则通过改进政府服务,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企业发展用地难等问题,加快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

  记者在深圳采访时了解到,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深圳市政府将企业堤围防护费最高征收标准由原来的0.5‰减为0.1‰,低于广东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预计每年为企业减负5亿元以上,切实解决企业负担过重,并出台《进一步鼓励外贸出口的若干措施》,由财政出资2亿多元缓解外贸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

  “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只要我们迎接了挑战,就会赢得发展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了机遇,就可能在这一轮冲击下获得新一轮更快的发展,”在面对挑战时,许宗衡更强调机遇。

  他指出,全球金融海啸的确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直接导致了流动性的不足,但这个时候也是实行战略性的引进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最佳时机。

  “往往就在这种时候,可以寻找到最合适的合作,可以实行最佳的资产重组和最友好的并购,这就是机遇。”许宗衡预计,2008年底到2009年,国际范围内的重组、并购将会大规模出现,而这样一个过程,正是经济与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

  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也指出,浦东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浪潮中也看到了机遇,由于跨国公司要进行成本比较,一些原本在欧美国家进行生产的产品,开始通过外包形式发放到浦东,“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搞芯片封装测试的企业,他们把原来在美国本地生产的机会转到了浦东,使得浦东的订单不降反升。”

  徐麟预计,今年全年浦东吸收外资总计可超过49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一数字相当可观。

  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表示,面对金融危机,滨海新区将继续金融方面的改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对增强经济的活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滨海新区今后将加强营造金融发展环境,大力支持现代财务公司、租赁公司、股权基金、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吸引更多海内外的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到滨海新区发展。

  通过采取解决包括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快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解决企业发展用地难等问题及加强政府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三地政府“危”中求“机”,与企业共度时艰、共克难关。许宗衡表示,深圳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出现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成为面对金融海啸的一个亮点,预计可实现年初提出的12%经济增长目标,徐麟也指出,尽管困难较大,浦东依然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