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桑蚕之乡造就“广东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04: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桑蚕之乡造就“广东银行”
鱼塘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桑蚕之乡造就“广东银行”
收获。
桑蚕之乡造就“广东银行”
大片的鱼塘边野花遍地。
桑蚕之乡造就“广东银行”
鱼塘边种满了芭蕉。
桑蚕之乡造就“广东银行”

  策划:翁晓鹏、朱雯芳

  统筹:邓柱峰、伦少斌

  文/记者:肖颖、伦少斌图/记者:陈枫

  【核心提示】

  翻开佛山地图,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水网有如一把“根系”,西江、北江两条大江在三水相汇后,即以“开枝散叶”的态势分裂出一条条错综复杂的河道,将佛山大地切割成无数的“江岛”,佛山的重要文化载体纷纷落脚在这些“江岛”之上。佛山文化荟萃、博大精深,出于其独特的水网地形,要探寻佛山的文脉就不得不首先了解佛山的江河走向。

  一个有趣的现象显示,如果我们将佛山水网分为上、中、下游(三水、南海北部为上游,禅城、高明、南海南部为中游,顺德为下游),一个个文化独特却又互有联系的文化组团正好分列其中。

  接下来几篇系列报道,我们试图沿着佛山水网的走势,从最下游的顺德德胜河开始溯水而上,途经中游的东平河、汾江河以及西南涌,最终到达上游的西江、北江交汇之地。沿着水脉的走势,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试图探寻那些顺水而生的文化,了解其产生背后的原因以及对当世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将在每一期留下一个相关话题,供读者讨论、思考,究竟我们文化的根是什么?

  走访:顺德仍存“桑基鱼塘”风貌

  顺德杏坛镇海凌村是一块面积4.87平方公里、3000多人口的弹丸小地,全村只有2座工厂,是一块尚未开始工业化进程的“处女地”。至今全村还拥有1957亩耕地及1320亩鱼塘,占总面积的一半左右。站在高赞大桥上远眺海凌村,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甘蔗林和波光粼粼的池塘。“这块地方以前就是桑基鱼塘,现在全都种上了甘蔗和果树。”45岁的村民梁建秋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是典型的蚕鱼之乡。

  梁建秋回忆说,每年冬至前后,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鱼塘抽干,将塘底的淤泥挑出来堆在鱼塘旁筑基。这样一来,既能抵抗洪水,又能为土地增肥。次年春天,农民在塘基上种下桑树,用来养蚕。蚕每天都排出大量粪便,倒进水塘里,又喂肥了塘里的鱼儿。这就是“桑基鱼塘”耕作模式。

  “没有桑基鱼塘,就没有富饶的珠三角。” 南国丝都博物馆总经理吴英海说,据史料记载,珠三角地区早在汉代就有种桑养蚕的历史,唐代时开始挖塘养鱼,当时养桑和养鱼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珠三角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常遭洪涝灾害,农民的耕作经常在洪水中毁于一旦。明朝年间,顺德的龙江、龙山等地的农民总结了长期种桑养蚕的经验,发明了“桑基鱼塘”的耕作模式,后来迅速传到了珠三角各地。

  回忆:“一船生丝一船银”

  梁建秋少时白天外出耕作,晚上在家养蚕。每年农历3月,塘基上的桑树长出了新叶子,梁建秋把嫩叶采摘下来,洗净擦干后用来喂蚕。梁建秋回忆,当年他每天晚上都要喂四次蚕。他们将蚕床的四个凳脚放在四个盛水的饭碗里,以防蚂蚁爬上来;再用纱布盖住养蚕的簸箕。尽管如此,梁建秋仍需深夜打手电筒常照看蚕群,如发现病蚕和死蚕,就得立即拣出来。

  蚕宝宝发育得很快,往往一个多月就能吐丝了,当年海凌村村民每月能出一担蚕茧。蚕茧丰收后,海凌村的村民们把成筐的蚕茧装上渔船,运到杏坛镇的茧市卖。据统计,顺德、南海和三水等地纷纷出现了以交易蚕茧为主的茧市,光顺德就有134家。挑剔的买家会进行抽丝检验,如抽出来的丝不易断,就会卖个高价钱,否则卖不出去。蚕茧的质量共分为三等,三者的价格相差甚远,价格也是根据行情波动的。在交易市场,有的农民满载而归,有的却血本无归。

  蚕茧被买家收购后,被货船运到大良、杏坛、南海等缫丝厂加工,加工成生丝后,再转到容奇、桂州码头,通过水路运到广州。上个世纪初,生丝的价格达到顶峰,当时容奇码头每天运生丝到广州,回程运回白银,有“一船生丝一船银”之说,佛山地区被称为“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生活在珠三角的农民,开始先富起来。

  文化影响:

  开放:

  “桑基鱼塘”培养出的意识

  强烈的生存意识让佛山农民意识到,将自己的眼光停留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开始关注世界经济行情。从清朝开始,广州成为了全国生丝唯一的对外输出港口,国际生丝需求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在南海县九江乡,顺德县的龙山乡、龙江乡,高鹤县的坡山乡一带,当地农民纷纷“废稻树桑”,构建了一个广阔的桑基鱼塘区域。

  78岁的海凌村村民周妙琴说,上个世纪70年代前,村里大部分土地用于桑基鱼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桑蚕价格骤降,大部分村民改种植甘蔗和香蕉,变为“果基鱼塘”。80年代至90年代,又回到“桑基鱼塘”时代。

  吴英海说,早在明末清初,佛山人就摒弃了以水稻为主的农业耕作模式,开始大面积挖鱼塘、养桑蚕。这种农业模式的变革催生了佛山人的创新意识,从此以后,佛山人站在了开放的前沿。

  自强:

  突破束缚的“自梳女”

  当清政府以极不情愿的姿态打开国门时,南海的陈启沅首次从国外引进了缫丝新技术,在南海县蕳村建立珠江三角洲第一个现代缫丝厂。随后,佛山各地的缫丝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随着缫丝业的发展,大批女工进入了丝厂工作,成为高收入一族,她们中有人成为了终身不嫁的“自梳女”。

  执意成为自梳女的女子,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梳髻”仪式。周妙琴说,坐落在顺德均安镇沙头村的冰玉堂,是自梳女们的住所,传说,冰玉堂禁止任何男性入内。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社会,自梳女被佛山人广泛接受和包容,可谓是一个另类。自古以来,佛山人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抵触。

  厨出凤城:

  “草根厨师”成就顺德菜辉煌

  随着桑基鱼塘的普及,家家户户养殖的四大家鱼成为他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周妙琴老人至今仍能烧得一手好菜,橘皮鱼头汤、酸甜松子鱼、清蒸鲩鱼……

  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造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着生丝滞销,顺德一带的农民又无田耕种,只好去广州闯荡,他们往往只有烹饪这个唯一的特长。顺德人进入了广州各大饭馆食肆做厨师,随后名气越来越大,出现了一大批“草根厨师”。顺德厨师遍及了内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食在广东,厨出凤城”这一当年家喻户晓的名言印证了顺德菜的辉煌。

  本期话题:

  “桑基鱼塘”片区该不该保留?

  随着佛山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桑基鱼塘”逐渐消失,至今已难觅踪迹。就算在未开发的小村,“桑基鱼塘”也已被“果基鱼塘”所取代。梁建秋长叹了口气说,如今公路两旁全是大厦高楼、商场豪宅,再也没有蚕桑之乡的韵味。

  南国丝都博物馆总经理吴英海说,“桑基鱼塘”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最佳农业生态模式之一。像稻田养鱼、桑基鱼塘这样的耕作方式是佛山人经过几千年的经验积累起来的最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方式。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冲击,几乎灭绝。要看到,许多农业生产方式是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损失同时也是我们的文化的损失。

  诚然,佛山城市化的发展势不可挡,日显珍贵的土地资源也将用于发展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在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之下,“桑基鱼塘”这种属于我们城市的独特历史风貌,是否应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彻底消亡,还是应该采用一种更加积极合理的方式让其重焕风采呢?

  如果您对本话题有任何的意见,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发表您的看法。本报将选取其中精彩部分择日刊登,并奉上稿酬。

  邮箱:gzrbfsz@21cn.com

  短信:13827722000

  热线:0757-83121866、22637482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