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地河整治挖出广州古界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04: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花地河整治挖出广州古界碑
位于民居旁边的民国时期的广州界碑。

  “黄昏,父亲的小船在夕阳余晖中越来越近,他手中双桨摇得很轻松,我知道今天豆腐肯定卖完了。跑出家门口就是花地河边,我爬上界碑,挥着小手呼喊,父亲在河中与我对应。”这一幕市民唐美蓉永远忘不了,那一年她4岁,而今年她正好60岁。

  文/记者林洪浩 通讯员王勇

  图/记者乔军伟

  56年如烟岁月散去,花地河变窄了,当年的水上人家早已上岸定居,唐美蓉家的老屋被列入河涌整治红线范围,昨日老屋拆除倒下,屋前深埋地下的界碑重见天日。文物专家勘查后认定,这是在花地河畔考古发现的首块广州古城界碑,它见证了广州的城市环境变迁史,至此近年广州已共有8块古城界碑出土。据相关资料记载,仅1930年广州就立有界碑46块,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文物专家期望市民可以提供更多的文物线索。

  缘起 老屋拆除界碑重现

  记者昨日与专家来到荔湾区山村永宁街安定首约,在离花地河约20米处有一农民房被拆除只剩地基,绕过断墙,在一株石榴树旁边便是刚被挖出半截的界碑。界碑高约1.6米,为尖锥顶方柱形碑,露出地面部分的碑面上的石刻清晰可见,正面背面刻着“广州市界”;右侧刻“市区界石毁窃严究”;左侧的碑面露出土面的只有“中华”两字。荔湾区文物所所长王勇称,根据此前在广州其他各处出土的界碑可以判断,该界碑很可能立于“民国19年”。

  但老屋的屋主唐美蓉却不认同文物专家的判断,“我清楚记得,小时候父亲指着界碑上的教我认,上面刻着‘民国11年’,并非‘民国19年’。”谈到这里,唐美蓉说要不是这次老屋被征收拆迁,她几乎想不起自己家门口有座界碑这回事。“小时候花地河就在我们家门口流过。当时村里很多人做豆腐,每天清晨,父亲就起来磨豆腐,做好后便撑着小船到河上去卖,花地河上来往的船家都知道我父亲做的豆腐最好。那时界碑就在河边立着,傍晚时分,我就爬上界碑,等父亲回家。”

  唐美蓉说,后来水上人家上岸,父亲也就不再卖豆腐了,河边越来越多的房子冒起来,界碑没有动,但却离河边越来越远,而自己家的屋子从木房变成砖房,界碑就被埋在了地下,无人问津。

  方案 为护民居只能暂时回埋

  究竟唐美蓉家前的这一古城界碑是何年而立?王勇称,界碑刻着竖碑时间的一侧正好与另一房民居的墙体连在一起,要把整块碑挖出来,就必然要拆掉这面墙,尽管该居民亦属于河涌整治的红线范围内,但一天未拆,就不能随意毁坏民居的墙体。经过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商讨研究,就在该界碑挖出来的当天下午,便将界碑回填,“根据有关的文物规定,将其回填,是防止有不法分子前往盗取。我们希望待花地河河涌整治完成后,该界碑可以真正重见天日,成为花地河的一大景点。”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朱海仁说。

  但关于立碑时间的争议引起了高度重视,“如果这块界碑确实立于民国11年,那么它将是目前发现的广州年代最早的一块界碑,之前发现的都是民国19的。这样就把民国时期广州的市区界线确定推前了8年。”王勇说。

  穗已发现8块古城界碑

  据统计,包括昨天刚发现的这块界碑,近年来陆续考古发现的广州古城界碑已共有8块,但文物专家称,真正的数目远远不止这个数。原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黎显衡介绍,在1930年12月10日,由广州市土地局先后会同南、番两县,派员竖立界石,先从番禺境内,竖界石36条,继及南海县内竖10条,当时广州新划定界址后的面积为537.03平方公里。还未排除在1930年前就有过竖界碑的历史。

  记者查阅了相关的民国时期城市建设规划资料,在民国10年(1921年),广州市政厅就成立,下设工务局,负责的工作就包括有划定市区的界线。因此,花地河畔的这一界碑是有可能竖于民国11年。

  那么现在已经发现的其余7块界碑在何处?据了解,北面一块在白云区的元下田村,东北面一块在天河区的上元岗,西北面一块在同德围的上步村,南面有3块:一块在海珠区的小洲村,一块在海珠区的沥滘村,最南的一块在南沙。另外还有一块在芳村东沙南漖村东胜坊渡江码头。

  对界碑今后的保护问题,朱海仁认为,从现在所发现的界碑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大多数的界碑都散落于民间各处,有的深埋在地下,有的沉于河涌,这样的情况对保护来讲还算是比较好的,但就怕有人“不识货”,把界碑弄断了,拿来建房子修桥什么的,好好的文物就被毁坏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