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治未有穷期 中国还在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04: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法治未有穷期中国还在路上

  舒扬教授主编的《1978~2008中国法学30年》一书,近日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书以五十余万字的篇幅,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法治变迁和法律理念拼装缝合的全景式进度。让人感受到中国社会实现法治的急促脚音和进步伟绩。

  全书共分三编,以十个年头为构成一编的基础。第一编是“重建与创新,法学走出虚无主义(1978~1987年)”;第二编是“依法治国,划时代的方略之选(1988~1997年)”;第三编是“繁荣与发展,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全面展开(1998~2008年)”。每十年一个段落的发展,特色鲜明,目标定位准确,概括力求全面、客观,史料周全而翔实。在第一编“重建与创新,法学走出虚无主义”之中,作者在中国法律与法学的荒凉废墟上,尽力去寻找法的脉络和线索,打造传统历史断壁残垣背后的美妙玄音。对1978年后法律与法学的生发,作者不是就法律谈法律,依法学谈法律观念和思想。而是将中国现代法律与法学的重建与创新放到了令一代人非常熟悉和有历史亲和感的原生态之中去娓娓道来,作者在构建出知识与思想文化大背景之下,成功地呼唤和烘托出了法律制度与法学思想的真身真唱。

  舒扬教授早年是专攻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专业上的造诣使他的这本《中国法学30年》有思想史著作的历史韵味。

  纵观全书,不难看出作者有意铺开了四条线索来诠释中国法治进程。一是人治与法治的博弈;二是国家与社会的平衡,即收窄过去那种无孔不入的国家干预,给社会以更多的自治地位;三是公权与私权的协调,过去是一切以国家为本,现在逐渐接受了私权也同等保护这一说法。四是全社会的法律运动,逐渐实现由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即从“刀”制到水“治”。其实这就是中国法律与法学三十年的重大飞跃。而这个飞跃,在书中是循序渐进发展的。循着这四条线索,《中国法学30年》一书从宪法到物权法,从国家赔偿法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将三十年中法律立规定制的领域和范围悉数表来,无一遗漏。应该说,该书是全面了解现今中国社会法律体系的历史教科书。

  读罢《中国法学30年》,有一种怀想在心头:法治未有穷期,中国还在路上,三十只是驿站,法学又要出发……

  (作者是暨南大学教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