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江隧道可保证百年不漏水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长江隧道汉口天津路出口处 记者许少峰摄

  本报记者董凤龙 实习生温智杰

  武汉长江隧道本月底通车,这条在长江上最早开工、最早通车的隧道,是如何设计,如何施工,运用了哪些先进技术呢?日前,武汉长江隧道项目总设计师肖明清回答了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

  建隧设想起于南京

  肖明清透露,铁四院的工程师们最初勘测、研究在长江上修隧道的可能性,不是在武汉,而是在南京。

  据介绍,1993年,国家准备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由于高铁跨江地区距南京长江大桥仅1.7公里,再修桥会对长江航运带来影响。因此,铁四院当时提出“以隧道方式过江”的设想,并实地钻孔勘测,设计方案。但后来京沪高铁另选他址建桥过江,长江上首建隧道的梦想就落到了武汉,南京隧道的前期基础研究也为武汉长江隧道提供了技术支持。

  存在三大施工难题

  据介绍,武汉过江隧道施工起来有三大难题。

  第一,长江隧道施工的地质和水文情况非常复杂。沿线任何一处若出现薄弱点,就有水体洞穿隧道壁的危险,工程会毁于一旦。

  第二,武汉长江隧道位于城市核心区内,下穿建筑多,难度超过其他两条在建的长江隧道。

  第三,隧道的安全事故易出现在进出匝道上。长江隧道在汉口有2条进出匝道,在武昌有4条进出匝道,且为过江车辆高密集区。在保证安全运营上的难度增大。

  水面距离隧道57米

  江底下挖隧道,河床不断变化,风险无时不在。江面距离隧道多少才合适?

  经过半年研究后,江面到隧道最底部敲定为57米。“必须保证百年后,河床无论如何冲刷,长江隧道都要在冲刷线以下的安全位置。”

  长江委曾做过天兴洲40多公里段的长江河床冲刷试验,最后得出结论:长江武汉段最多被削薄2米。

  肖明清介绍,反复试验发现,隧道要建在河床冲刷最深处以下5米处,水面到隧道底部为57米,才比较安全。

  2533环管片做“盔甲”

  肖明清说,武汉所处的中游江段水面到隧道距离是上海长江隧道的1.6倍。水越深水压越大,隧道越容易变形。加上江底地质软硬不均,一旦透水,后果不堪设想。“要想龙王爷不发威,必须给隧道穿上最坚固的盔甲。”肖明清所说的盔甲,是指隧道内的管片,盾构机每推进两米多,都要在它所挖洞的内壁上,安装一圈这样的管片。长江隧道需要安装2533环管片,考虑到武汉长江隧道基岩的软硬不均,铁四院设计人员在国内首次使用了钢筋加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这种管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隧道开裂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隧道采用的新技术

  防水:隧道采用双道管片(防水圈)防水,可保证隧道100年不漏水,国内首次使用。

  降噪:隧道路面加铺“降噪”沥青,掺入了特殊的橡胶颗粒,以降低路面的硬度,减少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同时,隧道入口处放置有吸声作用的玻璃纤维。

  通风:隧道顶部设有专门的排烟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动风阀,产生的烟雾可及时排放,为世界独创。同时,烟道采取纵向通风,既节能,投资也小。

  防火:配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隧道内消防栓等消防网络覆盖可靠。隧道侧壁有逃生滑梯通往路面下的紧急逃生通道。

  遮光棚:两端洞口设有遮光棚,形成一个亮光过渡带,给司机一个适应过程。

  防撞:车道两侧设有防撞设施,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可保护车辆不会撞损隧道壁。隧道还设有全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随时监控隧道内交通情况。

  多次险情成功化解

  4年建设期间,武汉长江隧道经历了多次施工险情,但都被设计和施工人员成功化解,最终有惊无险。

  2007年4月,长江隧道武昌东线开挖至离河床100米左右时,施工人员发现盾构机停了下来。为了查明原因,他们选派了经过专门训练的潜水员下水查明事故原因。经过反复排查后,最终查明新投入使用的盾构机出现了磨合期“症状”,虚惊一场,继续向前推进。

  同年9月,当第二台盾构机从汉口往武昌掘进时,也发生了大的险情:河床塌陷了4米多深,大量泥沙坠入盾构机中,经过一个星期的出浆排砂才把盾构机修复好。

  还有一次,当盾构机在江底掘进时,居然碰到了炸弹,那是日本侵略时丢到江底的。当时,施工人员只是感觉到盾构机碰到了异物,直到盾构机在汉口出洞后,人们清理盾构机前面的杂物时,才发现那异物原是一枚50厘米长的炸弹。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