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真理走向大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07:39  解放日报

  

让真理走向大众

  南京政治学院,一所在改革开放春风里诞生,宁沪两地办学的年轻军校,如今已成为誉满军营内外的军队政治院校最高学府。

  该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群体,一群被军委领导称赞为军队政治理论教员楷模、被国务院学位专家组评价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先进群体,如今成为广大官兵和群众交口称赞的“集体方永刚”。

  30年来,他们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人生的品质和追求, 他们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队政治工作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开设的《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连续3次蝉联全军院校党的创新理论教学观摩比赛第一名;

  他们为全军部队培养和输送了包括丁晓兵、徐洪刚、高建成等一批英模人物在内的5万多名宣传理论骨干。他们走进军营和社会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仅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就宣讲3000多场次,直接听众逾500万人次。

  除了信念什么也没留下

  除了生命什么也不带走

  一位毕业学员回忆起在校时光,曾这样说:“在南政院,‘信念’是看能得到的!”作为一种抽象存在,“信念”怎么能看得到呢?

  今年三月以来,南京中山北路上一座宁静的部队小院非常热闹,进出离休教员姚子家的客人络绎不绝。除了一些专程来看望姚老的人,大多是慕名上门为自己孩子“讨”书的陌生群众。

  什么书有如此大的魅力?当记者翻开这本装帧简朴的再版书信集———《跨越代沟的心声》时,姚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前些年,在南方工作的外甥给姚老的来信中,流露出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有的思想很偏激。姚子便通过书信开始与外甥展开了关于什么是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人性?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无用了?社会主义是不是已经成为“世纪的绝响”等问题的探讨。

  姚老感到,外甥的思想困惑,在青少年中带有普遍性。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一名理论工作者的职责,他萌生将和外甥的通信整理成一本通俗读物的想法。

  现年81岁、已经身患食道癌晚期6年的姚老,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一个月内掌握了掌上电脑用法。躺在病床上输液的他,用三个多月时间敲出18万字书稿。为求证中国近代史上共有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他带病翻阅文献资料。几次,因过度劳累而发生危险。

  此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反响,不仅干部教员们说它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而且社会上的年轻人说它是一束照亮心灵的思想阳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遗憾而去。哪怕只剩下最后一滴血,也要把它洒在教学岗位上。”原政工系主任徐学旺生前说过的这句话,成了他生命的写照;周隆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办公桌前溘然倒下;年仅42岁的胡滨一年半时间里身患四种疾病,仍以惊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

  高举旗帜为使命 造就传人有依托

  在学院的教学成果展览大厅里,一项被誉为“理论教学园地奇葩”的成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体系》,格外引人瞩目。这项成果1997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政委文忠民说,这是南政人的“铸魂工程”。

  该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们,自觉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践行解放思想的伟力,用现实的研究成果诠释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在军队系统连续7年获人文社科类论文总量、政治学类论文总量、个人收录论文和个人论文索引量4个第一。他们先后有20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军队和省部级奖励。

  1989年,《哲学研究》发表严高鸿《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兼评传统的地理环境论》一文,认为自然环境作为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通过生产力参与了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一论点颠覆了传统的地理环境论的基本观点,被学术界称为“严高鸿命题”。

  研究社会主义信念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却是一个空白。上海分院张凤奎教授大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信念学,并在多年精心研究的基础上,2003年5月,国内第一部《社会主义信念学》著作终于问世。

  上海分院姜德福教授研究改革开放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赵学清教授关于社会主义要素分配问题的研究成果,先后三次在党的文件中得到论证。毕文波教授带领的学术群体,多年来致力于当代大国军事战略思维、军事伦理的系列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首届解放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王联斌教授是我军军事伦理学、中国武德文化、军队道德建设学科和方向的首创者。韦定广教授研究的课题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范开明教授15年痴心打造“兵心士气”之剑,对推进我军政治工作基础军情认知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经有人对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疑惑不解:“在如今价值多元、社会演变的情况下,学员为什么还能够坚信老师讲的那一套?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还能够深入人心?”

  对此,院长蒋乾麟一语道破其中奥秘:“因为我们讲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

  聚起来是一团火 散开去是满天星

  30年来,党的创新理论每发展一步,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员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也向前推进一步。

  十几年前,南京市的中北公司被定为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很多人对此抱有抵触情绪。这时候,企业的决策者邀请经济学教授赵子忱、崔战利等人,为全体员工开设了股份制系列讲座。循循善诱讲政策、入情入理话改革,一次次深入浅出的讲解,一次次为员工解疑释惑,终于使大家认识到实行股份制的优越性,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有一次,朱学成受邀到全国教育系统编辑年会上讲党风建设专题课。会后,一位73岁的老人找到他,表现出对腐败现象的担忧。朱学成笑着做了个比喻:“这就好比医院与病人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病人不断,就说医院无能,一个社会总会有病菌滋生,我们要做的是竭尽全力改善环境。”一席话,驱除了老人一块心病。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是这个群体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独特优势。如今,教员外出宣讲,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组成一个教学组甚至一个讲师团。仅2006年以来,教员们就到部队和地方作报告五百多场,听众达百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宣讲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近年来,在教员们的感召下,学院数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也纷纷走进社区,成为传播科学理论的一支新兴力量。他们搞调研、攻难题,坚持不懈地宣讲科学理论;他们问民情、解困惑,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把“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趴下身子作桥梁 挺直脊梁作灯塔

  如何培养新时期我军“生命线”的举旗人,始终是教员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刘振忠教授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著名专家,如今已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依然勤奋地战斗在教学第一线。2005年底,刘振忠教授被授予文职少将军衔。此前,老刘戴了17年的大校军衔,很多学生超过他,可老刘从来没有动摇过心中的信念。

  1996年秋天,上海分院胡金海副教授的父母双双病危,住在两个不同的医院抢救。胡金海是他们唯一的儿子,母亲在逝世的当天下午,留给胡金海最后的遗言是:明天有课,早点回去,不要影响讲课。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到半夜,儿子又来电话告诉他,爷爷去世了!一个晚上,胡金海失去了抚育他长大成人的两位亲人,他当时特别想大哭一场!第二天,胡金海一如往常走上了讲台。下课后,对着空荡荡的教室,胡金海放声痛哭起来。中午回到家里,胡金海发起高烧,连续昏睡20多小时才醒过来。

  蒋建新教授身患严重的心脏病,做过心脏支架搭桥手术,医生嘱咐不能太激动。可一走上讲台,他把什么都忘了。为了保证安全,每次上课前,他都要吃两片安定,即便如此还是很难“控制”。同事和家人都劝他悠着点,他却笑着说:“我吃的是马克思主义精神食粮,上了讲台怎么能病怏怏!”

  “情聚新使命,心系生命线,祖国在胸剑在手,文韬武略走在前。军魂在这里铸造,征程从这里扬帆。今天我为南政荣光,明天南政因我而灿烂……”这首南京政治学院院歌,唱出了南政人的豪情,也描绘着他们的未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