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嫦娥奔月。贺文兵 摄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神七飞天。贺文兵 摄

  5年前,“神舟五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树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一座里程碑;3年前,“神舟六号”巡天百万里,首次实现了2人5天的太空飞行,首次开展了太空科学实验,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树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二座里程碑;1年前,“嫦娥一号”奔向月球,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意味着在国际空间的开发和探测上,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并具有发言权;今年,“神舟七号”再次探索苍穹,这一次3名航天员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次飞天之旅,在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出舱活动中,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将中国人的足迹印在飞船舱外的茫茫太空之中。

  令湖南人民感到骄傲的是,“飞天”活动的成功,也让湘人的智慧在太空中闪烁。本报曾派出记者前往发射现场,目睹了“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神舟七号”腾空而起的辉煌瞬间。

  A 周建平留学美国不忘航天工程

  中国骄傲:“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回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2003年10月15日9时,火箭在震天撼地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急速飞向太空。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湘人贡献:望城人周建平是“神舟五号”工程发射场系统的总设计师,曾任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总工程师。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的时候,他还在国防科大航天技术系当老师。工程开始论证时,他是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后来他去美国留学,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尤其在航天界更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大系统工程。后来,他做的不少科研也是载人航天的项目。担任发射场系统的总设计师后,尽管压力大、影响大、责任大,但周建平和他的团队凭着卓越的智慧与才干,确保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B 李铎书法飞天湖南第一人

  中国骄傲:“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费俊龙、聂海胜向控制中心报平安。

  湘人贡献:由醴陵籍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卷名的《长征万里图》,亦随“神舟六号”进入太空,他也因此成为“书法飞天湖南第一人”。李铎告诉记者,《中国书画报》于2005年4月组织著名书画家重走长征路,有关书画家认为,若能将表现长征题材的作品搭载“神舟六号”进入太空,不但可以纪念长征,还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18位艺术家及时交卷,其中时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的草书《十六字令》非常恰当地表现了红军在群山中行军的情景;时任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画的《过草地》中的红军战士非常传神;擅长画领袖人物的赵华胜画的《遵义曙光》成为压轴之作。而卷名《长征万里图》则由李铎题写。同年10月12日,《长征万里图》随“神舟六号”直冲云霄,成为真正的“飞天第一图”!2006年10月18日,《长征万里图》系列国画作品在拍卖会中,以5500万元的“天价”成交。

  C 李兵良、张海兵他们托举“嫦娥”飞天

  中国骄傲: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故“嫦娥一号”以此命名,寓意勤劳的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让古老的传说成为现实。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开始了奔月之旅。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湘人贡献:在托举“嫦娥”飞天的航天人队伍中,来自宁乡的李兵良、衡南的张海兵功不可没。“嫦娥一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火箭都是李兵良驾车送进卫星发射场的。李兵良高超的特种车驾驶技术,在发射中心有口皆碑。李兵良说,能参与“嫦娥一号”任务,是他生命中最值得铭记的事情。李兵良驾驶的特种车都是些长二三十米、重三四十吨的“庞然大物”,但这些大家伙在他手里都变得“服服帖帖”。李兵良10多年的航天生涯,都与手中的方向盘有关。“嫦娥一号”发射的时候,伴随着长征三号甲火箭点火升空的巨大轰鸣声,发射塔旁升腾起近百米高的白色烟雾,这是导流槽内近400吨的水,被火箭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火焰瞬间汽化的结果,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张海兵。他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先后编写了16类约30万字的试验文书和训练教材,绘制了20多张岗位流程、原理、关系接口图。正是由于他多年不同寻常的艰苦付出,为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立了大功。

  D 陈求发、陈善广“神七”飞天他们当指挥

  中国骄傲: 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闸舱。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闸舱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升空。21时3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发射成功。23时19分,在“神舟七号”飞行第二圈过程中,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9月28日17时36分,“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随后,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出舱。专家认为,“神七”里的成员在太空行走成功后,相当于中国立刻前进了几年。

  湘人贡献:有两位湘人担任“神舟七号”的指挥,且“神舟七号”的零部件中有“湖南制造”的身影。其中城步人陈求发是“神舟七号”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祁东人陈善广则担纲“神舟七号”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连接宇航员与飞船的脐带电缆,是我省华菱线缆公司的杰作。华菱公司用了3年时间,解决了“神舟七号”宇航员太空行走数据传输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据了解,华菱线缆公司制造的脐带电缆,将飞船及出舱行走的宇航员紧紧地联系起来,并将宇航员的各项生命体征传回飞船。华菱线缆公司特缆厂厂长金伟杰告诉记者:“脐带电缆关键是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第二就是柔软性,我们的实验就是要求在1万次弯曲的情况下,要保证电缆能够稳定地传输信号。”

  记者手记

  飞天梦圆

  饶丽陈国忠

  “我们人类是唯一的吗……人类也可能搬家,搬到别的星球去。”说这句话的不是幻想家,也不是科学家,而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时间是1970年冬天。33年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了中国的“加加林”。此后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神舟七号接连发射成功,中国人离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已越来越近。

  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现在的中国航空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距离敦煌莫高窟仅有几百公里的距离。可就是为了这短短的几百公里,一个属于中国人的飞天梦却走了上千年。这是一个太过漫长而曲折的追寻过程,从嫦娥奔月到夸父追日,从敦煌壁画到万户飞天,勇敢而智慧的中国人从没有一天停止过对于宇宙太空的追求与向往。遗憾的是,诞生了“人类航天始祖”的中华民族却未能成为现代航天事业的先驱。上个世纪60年代,当前苏联已经培养出自己的第一位宇航员之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还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谁又能想象,数十年后中国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记得托起神舟的火箭叫“长征”。如果不是拥有这样一种“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精神,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而今,硝烟散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仍然用这样一种精神编织着自己的飞天梦想。于是,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再到世界领先,只用了短短的42年——当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返回舱的时候,中国一跃成为国际“太空俱乐部”的第3位成员;当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照片正式公布之时,外国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航天事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关的尖端科技,是中国发展软实力的又一象征,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或是文化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预示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未来。接下来,“神舟八号”将带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升空,在太空中与“神舟九号”完成对接,一起组成一个小型空间站,而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第三步。每一次成功带给国人的都是一种激励,都是一种国家强大的信心。而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国家进步的信号,是民族动力的强劲鼓音。

  神舟与嫦娥,这两个充满想象力又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飞天梦想的名字而今已在广阔的宇宙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将我们“可上九天揽月”的壮志变成了现实。但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我们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未来的飞天梦必将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神舟传奇

  ●1984年4月8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同步卫星。同步卫星的发射成功,是中国继美国、苏联、日本、欧洲空间局之后第五个用本国火箭发射同步卫星成功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中国启用“长征四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北京时间21时3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地把我国首次承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1年1月10日,我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1月16日19时22分,“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2002年3月25日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2002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9时零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首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名人谱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杨利伟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费俊龙 聂海胜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随神舟六号飞船一起踏入太空展开为期五天的中国航天第二次载人飞船飞行。

  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为费俊龙、聂海胜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航天功勋奖章证书”。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太空闪耀湖南人智慧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2008年6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同为42岁,在成为航天员之前,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24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16时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时59分,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3人成功返回地球。翟志刚不但是中国太空行走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华裔。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