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上茅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7日02:50  扬子晚报

  孔子曰: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这话大约很符合人的性情。因为仁者,宽待万物,所以面对崇山峻岭也不急不躁,一派从容,稳健徐行,正所谓:不怕慢,只怕站,终于“登绝顶我为峰”。而智者敏于行,爱山之曲而恶登之艰,时时想逞智而寻捷。而水,虽则或平或湍,但宽者可依舟楫,窄者可靠桥梁,故相形之下,爱山则甚于爱水了。

  面壁自思,深知自己仁智两个方面均为不足,但是,扪心自问,还是更喜欢以水为伴。这大约与青少年时代经常泡在河里有关。

  虽然,与山相比我更喜欢水,但是,前不久,朋友再约共登茅山,我还是欣然前往。这是我今年以来第二次登临此山了。

  上次我是春天来的,这次再上茅山,不知为什么,一下子就想起美学上的对比原则。无论是创造者,还是欣赏者,面对美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因此,虽然春秋各有各的美,但我敢说,秋的茅山要比春的茅山丰满得多,也丰富得多,与春天来时,风景迥异。站在山巅,举目四望,长天辽阔,野兴悠然,白云苍狗的变幻,似乎正告诉你人间与命运的某种奥秘。放平视野,但见群山起伏,已经不再是春天的一片鹅黄,山风瑟瑟,树影婆娑,翻动的却是黄绿相间的浪花。低头脚下,忽然有片片黄叶飘然而至,似乎与你有过悄盟暗誓,让你不忍弃之而去。山泉或已枯瘦,正所谓“水落石出”,鸟们忙着衔草,倏然飞去,不禁让人想起“ 似与游人相戏”的名句……

  拾级而上,忽见老子铜像,端坐半空,法相庄严祥和,虽不是俗家人物,却给人世俗的慰藉。朋友介绍说,此像高99尺,重106吨,由226块青铜板焊接而成,工艺之精良,造型之美观,规制之宏大,是中国罕见、世界少见的青铜人物造像,目前已经入选基尼斯纪录。

  老子像指间有一蜂窝,日益增大,现直径已达3尺。关于这个自然蜂窝的形成,人们有着种种传说与猜测,而最让我心动的是:当时有人建议除去,但一高人指点说,此乃“蜂拥而至”之意。于是得以保留至今,且由于蜂们的日夜劳碌,渐渐增大,让人们仰视而悟,抑或连茅山的蜂子们也因为日近道家的香火而成精灵了吗?

  再往上走,就是“九霄万福宫”了。

  这里是茅山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游人必到之处。

  茅山和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早在5000多年以前,高辛氏时代的人展上公就修炼于这里的伏龙地,即今天的茅山镇玉晨村。关于他的修炼情况和得道与否,史书记载不多,但当地人对于他在此修炼的故事却世代相传,以为荣耀。先秦时燕人郭四朝也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有个叫李明的真人,来到炼丹院,即今乾元观修炼道家功夫。东晋时,葛洪在此地抱朴峰著书立说,杨羲、许谧等人创作《上清大洞真经》,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由此创立。南朝齐梁时人陶弘景在此隐居40余年,光大了道教上清派。

  说到此处,也许人们就会豁然开朗。原来所谓道教并非老子李聃所创。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始人为张陵,即所谓张天师。他是东汉时江苏徐州人。因为当时有一官员也叫张陵,所以创立道教的张陵又称张道陵。他在四川青城山杂糅老子的哲学理论创立了道教。建治之后,他受西汉卜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他构想出的洞天福地遍布中国修道大小名山。此外,他还为天师道制定朝礼,祭祀的黄色道服,并亲自拟定法篆传授制度,道戒律条等。

  茅山即“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又由于在此修炼的人中有几位做过大官,因而这里又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誉。

  时至唐宋,这里建有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场所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一度多达数千人,因此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可见一时盛。

  国运盛,则教兴,国运衰,则教衰。与祖国各地的宗教圣地一样,这里的兴衰也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历代兵火对这里时有破坏,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道士们曾积极抗战,日寇作恶,竟将这里焚毁。在我们民族史上,将永远记下这笔血债。

  当然,我们国内也有不能正确对待宗教文化而视其为异端的思想和行为,最近的一次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时,这里的宗教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道教传人遭到迫害。

  阴霾时有,却不能永远遮住阳光。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开始修复,日积月累,渐复规模。1982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如今,这里已经蔚为大观,成为东南形胜,虽然种种关乎命运与福祉的预言与应验并不足凭信,但是,正如劳作久了的人需要喝一口清泉一样,人们到这里以祝祷抽签等仪式寻一些心灵慰藉,看来也不为过吧。

  辛稼轩有词曰:“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看着金碧辉煌的殿宇,看着如织似鲫的人流,我忽然想到,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繁荣发展,这个福地洞天的兴衰却也印证着我们可爱祖国的前进步履啊,我不禁为改革开放而欢呼!毛贵民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