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晚清的想象力大解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16:12  中国新闻网

  书名:《飞翔吧!大清帝国》

  作者:武田雅哉

  译者:任钧华

  出版: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晚清《点石斋画报》中光怪陆离的科学幻想素材,让我们看到启蒙之初,传统与新潮交错杂揉的时代面貌。

  在晚清,传统与现代交会的启蒙时刻,新观念新词汇大量涌入,德先生赛先生夹带民主与科学而来。严复翻译《天演论》,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传教士办的《万国公报》带来大量的西学新知,《申报》成了新起的大众传播媒介,中国近代最大规模的启蒙运动于焉展开。

  然而,这样聚焦于一个个观念、主义、口号的启蒙方式,无疑只适用于上层的知识精英。启蒙,意谓“启迪蒙昧”,铁屋里沉沉昏睡的广大人民,光凭抽象概念式的呐喊,是不足的。于是便有《点石斋画报》这种另类启蒙、图像传播,诉诸于新奇有趣,如美国的摩天大楼、埃及的金字塔;或者是怪力乱神如僵尸、怪鱼、双头人等。

  又甚至是八卦小道消息,满足窥探心态,例如哪里失火了,画师到场临摹,堪比现代的SNG车;当然也有一般的纪实,如报道中法战争。标准无一,只有一个目的,不分雅俗引起兴趣。武田雅哉的《飞翔吧!大清帝国》,成书于1988年,率先研究看似荒谬、光怪陆离的晚清图像文献。日人对于“志异”一向偏好,于是有怪奇博物学,还有《阴阳师》带起的东方奇幻风,武田雅哉对“幻想科学”的着迷其来有自。

  在另类启蒙中,科学和想象,真实与虚幻,并不如今天那样壁垒分明,中间有许多模糊地带。例如,当时一方面认知彗星不等于灾异,可以说破除了汉代以来根深柢固的迷信;但另一方面,有人会拿着祖宗牌位到电信局兜售,因为当时普遍相信电力发动是收集人的魂灵而来。传统与新潮的杂揉,晚清人自有一套中体西用的办法,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结合西方电磁学,因此天人感应成了心电感应。而维新大将谭嗣同的《仁学》,更大胆地将孔子的“仁”电气化。其它如传统旧诗词,咏物的对象从镜花水月,一转而为电话火车,令人莞尔。

  以图画来启蒙,掀起了一阵空间革命。当时流行的月球殖民小说,乘着热气球升天、登月,发现美丽新世界,在现实中是万万不可能。然而“乘着热气球”这个垂直上升的动作,无论是否真能抵达月球,已彻底完成一场眼球革命。

  书中提到,相较于西方通天的巴别塔,在中国,去西天取经采取的仍是千里迢迢的水平移动,孙悟空的觔斗云无用武之地。晚清人坐上热气球,缓缓升空,第一次由三维的立体空间来鸟瞰“天下”,这时他才发现,天下不再是“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的定义。天下南有爪哇,西有欧罗巴,没有一个君王能拥有整个的天下,世界于是被打开,中国再也封闭不起来。

  (摘自台湾《中国时报》 作者:房慧真)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