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秘短信揭开传销黑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08:1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砰”的一声,执法人员破门而入。面对“从天而降”的执法人员,屋里的人措手不及,看着执法人员发呆。只见阴暗而寒冷的小房间里,33名“下线”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听课,个个冻得脸色发青,两手通红。两名“主讲人”拿着粉笔穿着黑色职业装一本正经地编造着赚钱的“神话”。本报记者联合工商捣毁一传销组织,而这一切源自一条短信。

  惊醒世人:神秘知情人揭内幕

  1月8日上午,一切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可内心里,总有一种躁动,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拿出手机一看,收到了一条短信,查看号码,是个陌生电话,打开短信,一串文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发短信的人声称自己曾深陷西宁一处传销组织,而今,虽已脱离“苦海”,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还有很多人深陷其中,欺骗着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为了不让这个传销组织继续祸害他人,他决定揭发。

  这位知情人说,几个月前,因被别人欺骗,他深陷传销。在那个传销组织里,每天早上吃的是稀饭,中午也没有什么菜,晚饭吃的是白水面。虽然,他们说是推销“雅芙丽”和“欧之露”两种化妆品,实际上就根本没有这两个产品。

  每天8点,在寝室“领导”的监督下,他们戴着口罩,三三两两地前往北杏园村46号往前20米的一间民房内听课。上课前,要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姓名、籍贯等,完了要唱歌,下面的人还要鼓掌,剩下的就是听“老师”讲课。在传销组织者的反复忽悠下,他们坚信不久就能挣到大钱,便纷纷发动家人前来加入。

  这个传销组织里有明确的规定,卖一到两套产品(没有产品,就是拉人头,一个人要交2900元或3900元)为业务员,3到9套为主管,10到64套为主任,65到392套为主任经理,392套以上就是老总。为了凑够套数,这些人疯狂地拉拢亲人和朋友。就这样,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金字塔式的骗钱组织。

  听到知情人的讲述后,记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担心提供的信息是假的,但一想到那些深陷“虎穴”的人们,记者还是准备探个究竟。

  多次暗访:本报记者寻找传销窝点

  1月9日中午,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暗访传销窝点。在西宁市城北区北杏园村,也许有大量的外地人在这里租住,面对记者这样的“外人”,村民们并没有投来诧异的目光。七弯八绕的村巷道和混乱的门牌号码让记者转了好几圈后,始终没有找到那个神秘的地方。

  10日,记者再次探访北杏园村,一处民房门前的“北杏园村46号”的门牌号让记者眼前一亮,这不是知情人短信中提到的门牌号吗?又往前走了20米,紧挨着两扇铁门,“一扇涂有红漆,一扇没有”,这里的情况和知情人短信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走进没有红漆的铁门,一条凶猛的大狗虎视眈眈地蹲在院子里,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引人注意,记者轻手轻脚地沿着小楼狭窄而昏暗的楼梯上去。小楼上面空无一人,漆黑一片。二楼两间房子的玻璃门被层层玻璃纸贴得密不透风。透过细细的门缝,隐约看到空荡荡的房间里有一块黑板。而对面的小房子中,有一张床,被子堆在床上,屋内凌乱不堪。正在记者打着手电筒俯身想看清楚房子里的到底是什么时,院子里的狗突然狂吠起来,楼下有人影晃动,似乎有人在向二楼张望。记者赶紧站起身,紧贴着墙壁。过了一会儿,楼下的人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就走了。记者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又小心翼翼地走下楼。

  1月12日9时,记者又来到这个小院,从神秘的小二楼上不时传来讲课的声音,狼狗狂叫不已,为了不“打草惊蛇”,记者很快就离开了。

  1月13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北杏园村,当记者走进那个小院准备上小二楼探个究竟时,两名戴着口罩的男子气呼呼地追了过来,问记者是干什么的,他们的右手始终插在口袋里。当记者告诉他们我们是附近做生意的,想找一间租房时,他们喊道:“你们走吧,这里的房子租完了。”并跟随在记者后面,直到记者走出北杏园村的巷道,他们才折回。这时,记者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了。

  当天下午,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西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城北分局。

  真相大白:执法人员抓“现行”

  工商行政管理局城北分局的领导非常重视,决定1月14日端掉这个窝点。

  1月14日早晨,寒风刺骨,人们裹紧衣服匆匆行走在大街上,与往常并没有什么区别。可在城北工商分局里,十几名执法人员经过认真准备后,跳上一辆小型面包车里,悄悄前往北杏园村。

  车开到北杏园村的小巷口,执法人员步行进去,还没有走到那扇铁门口,一名身穿蓝色羽绒服的男子神色慌张地与执法人员擦肩而过。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一眼就认出这个人是“哨兵”,他们带着这名“哨兵”上了小二楼。没有了耳目,楼上的组织者还像往常一样给大家讲课。

  经询问得知,这些“下线”来自广西、云南、山西、陕西、贵州、重庆等地,年龄都在二十五六岁。执法人员介绍,其中的有些人还是传销组织里的“老面孔”。

  当执法人员要求他们出示身份证时,大部分人称没有,少数几个有身份证的不是拿着已经作废的老一代身份证,就是拿着复印件。“来这听课多久了?”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主讲人”和“下线”众口一词:“我们是刚来的。”当记者问一名来自贵州的女孩住在什么地方时,女孩只是轻轻说了声不知道后就低着头一言不发了。

  啼笑皆非:“主讲人”现场秀口才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执法人员对听课的“下线”作了登记后,遣散了他们。两名“主讲人”和那名“哨兵”被带回二十里铺工商所。

  “我也是被骗的。”“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三个人一副无辜的表情。一名姓宋的“主讲人”一会儿说刚来西宁7天,一会儿又说去年10月就来到省城,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执法人员让“主讲人”现场讲课,一直比较沉默的“主讲人”立即口若悬河。半个小时里,“主讲人”滔滔不绝地讲着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从“麦当劳”的经营模式到朋友的亲身经历,讲话之流利让在场执法人员都佩服。“这些内容你一定背了很长时间吧?”一名执法人员问道。“那是,我背了两个星期,晚上睡觉都在背。”“主讲人”回答。“你刚不是说你才来7天吗,怎么就背了两个星期?”执法人员追问,听到这话,“主讲人”又陷入了沉默。

  触目惊心:小本记录“关系网”

  在“哨兵”随身携带的一本小本子上,记者看到上面不仅记录着“上线”“下线”的名字和开会地点,还有一些该传销组织的规章制度。

  “要为领导做好监门工作”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制造神秘感,小本上写着“三谈,三不谈”。三谈是谈人生、理想、未来,而三不谈是,不谈公司,不谈产品,不谈制度。此外,小本子上还记录着一些听课笔记和听课人的感想。

  在接到新人时,一定要热情问候。推荐人一定要给新朋友拿行李,在进课堂之前,要让他给家里打平安电话;在进寝室之前,要排除他的恐惧感,要提醒新人寝室内住的人多;同时,要对新朋友热情,给新朋友倒洗脸水、挤牙膏、洗衣服等。吃饭时,要热情,可以讲一些故事和脑筋急转弯,晚上要陪他打牌,多做运动;早上吃过饭后,要用技巧打配合电话;进课堂时,要做好ABC做法,推荐人不能和新人坐在一起,要穿插着坐,坐在新人后面的一排,要随时用余光去看新人,但不能用正眼看;出课堂时,看情况行事,要提醒新人不要乱打电话,如果新人心态不好,推荐人一定要拍胸膛,说话要有底气、有力度等。

  小本子上还记着这样一句话:“坚持,坚持,坚持!哪怕坚持到家破人亡也还要坚持。”(作者:朱西全岳霄雁)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为这些上当受骗者惋惜,他们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参与的是传销活动,却无法自拔;有的人交了2900元钱后,连卖的是什么产品都不知道;而有的人是被同学或朋友骗来的,为了发展“下线”,又用同样的方法骗家人。“虽然今天我们查处了这处非法传销组织,但没准他们明天又换个地方聚集在一起啊。”执法人员担忧地望着被遣散人员的背影说。但愿这些受害者及时醒悟,远离害人害己的传销活动。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业务员 玻璃 玻璃纸 被子 本子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