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多年前南越国都城不过1平方公里的赵陀城,到今天辖10区2县级市总面积7437.40平方公里的大广州,广州地理版图2000年间扩大7千倍。她的文物遗产之丰富可想而知。
●2003年启动到2009年《汇编》正式出版,漫漫6年的普查,有何惊人发现?有何前人未曾涉及的领域?
●厚厚十四大本,4334条文物线索,堪称广州有史以来最全的一张“藏宝图”,它将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怎样的一段文化记忆?
六年前,广州正式启动了第四次全市文物普查。今天,荟萃六年田野考察和案头工作的《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正式首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曾于1956年、1982年和1999年分别进行了三次文物普查,在市辖区内公布了219处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和159处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其中南越王墓的发现和保护、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掘和保护、锦纶会馆整体提升平移的保护工程、从化广裕祠的维修保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特别贡献一等奖,备受国内同行的关注与称誉。
有专家指出,如果说第一、第二次文物普查将视线较多地集中在历史和文化价值特别重大的遗址遗迹,第三次普查因配合当时正如火如荼的广州城市发展建设因而“抢救”的性质较浓,那么2003年开始的第四次文物普查则是广州基于对“文化遗产”的全新认识,在更广的领域内和更深的层面上进行的一次有史以来最广泛的“地毯式”普查。此次普查不但拾起众多“遗珠”,更将“文物”的外延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将“广州”的文化资源置于更大的范围内评价和考量。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也借鉴了许多“广州经验”。
“作为首部大而全的广州地区文物志、完整记录广州历史文化遗产全书,《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下称《汇编》)的出版将成为广州城建规划各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读本,从此各级政府部门对广州地域内不可移动的文物分布心中有数。”《汇编》副主编、文博专家麦英豪指出。
信手打开《汇编》图例,发现任何一条街道上都能对应清晰地看到相应的文物资源分布位置,令人一目了然。麦英豪解释说,“文、照、图等的相互关联,起到方便阅读的效果,这就是《汇编》与过去文物志的最大差异。对所有录入的文物条目,对应的文字记述、照片、测绘图和碑刻拓本,都采取直接关联的编排方式,这样图文并茂的版式风格,在已出版的文物志中是独树一帜的创新之举。”
在检索上,《汇编》全卷共收录的4334个文物条目,设两重检索,各区(市)卷设有本卷索引,在《总览卷》中设立分卷总索引,查阅方便。
广州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正在按照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要求,对《汇编》中收入的文物进行GPS定位和标注。这样,每处文物就会有一个很精确的“地理身份证”,方便检查、管理以及监控其保护情况。
文\记者卜松竹、黄丹彤
白云寺遗址(白云山)
位于云山中路九龙泉、广州碑林所在的山谷,是白云山海拔最高的寺庙,历史上因集道、佛、儒三教而负盛名。相传南汉僧人实性奉旨建寺(一说宋代广州转运使陶定建),景致绝佳。历史上几经存废,明代大学者、教育家湛若水曾将其改为白云书院。抗日碑林,战争时期寺毁,现建为广州碑林, 并保存有名泉九龙泉。
狮象岩遗址(从化吕田镇狮象村)
是广州最著名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2002年至2003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发现许多石器、陶片等文物。遗址为广州地区的考古编年和历史重构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其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同时具有珠江三角洲和粤北石峡文化的特点,为研究两个区域史前文化交融提供重要资料。
番禺西塘公祠
位于石楼镇大岭村中约,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是大岭村陈氏八世祖祠。建筑深三进,占地1686平方米,花岗岩石脚,头门用青砖,其他外墙用蚝壳砌筑。主体建筑两侧带青云巷,祠前有一株百余年的菩提树。祠堂中保留了许多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图案多以飞龙舞凤、人物花草为主,为宗祠平添了许多古雅。抗日战争期间广州市区游击队曾以该祠堂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
水西村(萝岗区)
位于萝岗街西北3公里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先秦时期已有人居住,明代随着萝岗钟姓人口的增加,钟氏九世分居到此,成村至今已经600余年。村民多为钟姓,村落规划严整,梳形布局,一条麻石街道贯穿全村,十余条古巷连接各家各户,120余家古民居均为三间两廊式建筑,古祠、书塾井然有序。
洛场村华侨楼群(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
近代华侨建筑是花都文物的一大特色。一般而言,布局、装修和陈设以中式为主,建筑造型则以西式为主。洛场村是华侨之乡,侨民主要聚居在美国,包括工科举人江起鹏,美国第一位华裔州务卿江月桂,曾任美国驻广州副总领事和驻香港领事的江权活等。华侨楼群现存近50座,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楼群大多为四层楼房,中西合璧。早期建造的每层均镶有铁码,既有住房又有防守功能。
南沙天后庙
(黄阁镇莲溪村丹桂路)
由于滨海的独特地理环境,天后崇拜成为南沙历史上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此次普查中发现了多处天后庙。其中黄阁镇莲溪村丹桂路的天后庙据传始建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原来几十平方米的小庙扩充为近千平方米,称为大庙。庙内木雕、砖雕、灰塑、泥塑、铁铸用料上乘,工艺精美。之后历代屡次重修,是南沙重要的天后庙遗址之一。
普惠医院旧址
(白云区江高镇)
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910年),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是白云区境内最早开办的一所西医院,当时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还开办了护士学校,开创了辖区医疗卫生教育的先河。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区内中西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建筑。
广州柴油机器厂
位于芳村大道东73号,建于1911年,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要传统产品是柴油机系列,注册商标“广柴”。该厂是中国柴油机制造业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其前身是协同和机器厂,创办时由陈拔延、陈沛霖和何渭文三人合股经营,故称“协同和”机器厂。创办初期,工厂主要从事机器修配业务和生产小型碾米机等。1915年成功仿制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70匹马力)。1918年又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160匹马力的船用四缸火胆柴油机。1929年,工厂生产柴油机21台(共1619匹马力)和碾米机39台。1931年,该厂在香港九龙创办协同和机器厂分厂,其规模和芳村大冲口总厂大致相同。1935年,广州与香港两厂工人总数达700多人,全年生产柴油机40多台,达3000多匹马力。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后,协同和机器厂被日本福大公司接管,主要用作修理日本舰艇。1946年,工厂归还原业主,大部分机器损毁,工厂生产陷于停顿。新中国成立前夕,工厂剩下50多人和20多台机器设备。1956年协同和机器厂公私合营得以继续发展。1966年8月,协同和机器厂改名广州柴油机厂。如今,该厂房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4万平方米增至20万平方米,职工由当时的50多人增至1200多人。主要生产300系列、320系列、230系列三种缸径,40多个品种规格的柴油机。2002年,该厂总产值为1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