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书店折扣低发展强劲 实体书店成本高难以为继
(资料漫画)
本报记者 刘宏
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医院所在的那条路上,因为还有两所大学,路两旁便有了很多卖各种商品的小店。
望京都书店就在望京医院斜对面,店面不大,只有45平方米,但已经有13年的历史了。老板姓史,是一位约四十多岁的女士。5月8日与记者谈起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冲击时,她颇有感慨:“卖书本来就是一项利润很低的行当,现在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再加上网络书店将书的折扣压得很低,书店目前是亏损状态。”
价格战逼退实体书店
望京都书店出现亏损是最近两三年的事。这两三年也是网络书店飞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打开销售渠道,使读者养成网络购书的消费习惯,低折扣成为网络书店的重要营销策略。
史女士一般会为来买书的顾客打9折,有会员卡的,最多也只能打个8.5折。“这样的打折我们很多时候都挣不到钱,但现在的书不打折又没人买。”史女士无奈地说,这处店面仅房租每月就有1万元,再加上3名店员的工资,开支很大,折扣不可能再低了。
但这样的折扣仍然不如网络书店的低。在史女士的推荐下,记者对比了几本畅销书的零售价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张爱玲的《小团圆》,望京都书店售价26.2元,在当当网上仅售19元;万卷出版公司韩寒的《他的国》,望京都书店售价22.5元,当当网上售价15元;长江文艺出版社曲黎敏的《从头到脚说健康》,望京都书店售价26.1元,当当网上售价21.7元。在价格上,网络书店显然占足了优势。
“网络书店至少不需要店面租金,光这项花费就省了很多。”史女士认为,低成本运营是使网络书店发展迅速的一大原因。
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网络书店所占据的销售份额已超过了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的10%。在大城市,网络已成为读者购书的主流消费模式,而且正向中小城市加速渗透。
在网络书店逐渐在图书零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时候,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在最近几年也愈发明显。不久前,被视为上海“文化地标”的书店“季风书园”,在网络书店和店面租金的双重压力下,面临着生死抉择。
史女士认为,“季风书园”的困境代表着很大一部分实体书店的生存现状。“实体书店消失只是时间问题。”史女士语气有些悲观。
图书定价该不该立法
面对实体书店的困境,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建立图书定价制以保护行业发展。
对于图书定价制,一直以来就有正反两种声音。支持者认为,定价制可以保持文化多样性;反对者则认为,定价制违背市场规律。
针对能否就图书定价制立法,记者采访了几位法学专家,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对此已作出规定。”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教授李东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违法;反垄断法则规定不允许价格垄断,他认为不需要再专门就图书价格立法。
去年发生的国内首宗书商诉网络书店倾销案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案件的起因是卓越亚马逊网上购物商城将原告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的3本书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原告认为这引发了恶性市场反应,损害了包括原告在内的许多出版经销商的利益。原告的法律依据就是被告卓越亚马逊网上购物商城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立法统一图书价格不利于图书市场的活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宏伟坦言,现有的价格法虽然有国家定价的规定,但从目前来讲,属于国家定价的商品已经不多了。吴宏伟认为,图书产品也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定价而不应统一定价。
吴宏伟告诉记者,如果图书要统一定价,则很可能会由行业协会来定价,行业协会统一定价实际上违反了反垄断法中通过行业协会来联合定价的规定,而如果由国家某一个部门来统一定价,则属于滥用行政权力。
北京洪范广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波曾从事过出版业,他也认为通过立法来解决图书统一定价问题是不可能的。
转变理念或许是出路
在实体书店普遍面临困境的时候,有着“文化百货”之称的台湾诚品书店生意却很红火,并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创办于1989年的台湾诚品书店从2000年开始,旗下纯粹卖书的书店已经很少,大部分“诚品商场”的楼层和楼面都卖文具、音像制品、品牌时装、时尚首饰等高利润商品。这样,诚品利用书店的一部分面积换回了书店的整个租金。
徐波非常赞同诚品书店的经营思路。他认为这是未来实体书店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