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范美忠的“眼镜”入馆藏一事的争议,似乎愈演愈烈。最新的动态是汶川地震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范跑跑事件”是一种社会进步,博物馆收藏的只是范跑跑事件,并非他个人的做法或者观点。据报道,“范跑跑”的眼镜和学生的作业本,颇具深意地在同一展柜中陈列。(《大河网》5月13日)
“社会进步”论一出,网上又是一片挞伐声。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进步是否以丑为美?”
笔者感兴趣的是:为何要让范美忠的“眼镜”紧盯着“学生的作业本”?不能让范美忠的“眼镜”离“学生的作业本”远些么?
无疑,无论是范美忠的“眼镜”还是学生的作业本,都只是一个载体,都只具有象征意义。但笔者总觉得让范美忠的“眼镜”紧盯着“学生的作业本”,不免令人毛骨悚然。特别是对那些前去参观的灾区中小学生而言,无疑是在他们尚未治愈的精神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因为无论我们这些大人怎么想,实际上恐怕都很难避免一些中小学生在同时面对范美忠的“眼镜”和“学生的作业本”时,一种悲伤和痛恨的情绪同时袭来继而绞嗤着他们,令他们心理很受伤。
另一面,让范美忠的“眼镜”紧盯着“学生的作业本”,也是对死难的中小学生的一种侮辱。如果他们在天有灵的话,一定坚决反对。因为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某个小孩再懵懂无知,也不愿意看到一种类似于幽灵的东西在自己的面前发出绿光,一种类似于作恶的工具在自己的面前晃来晃去。
有网友说,如果一定要体现“范美忠事件”的进步意义的话,不如让范美忠在逃跑那一刻穿的鞋入馆藏。笔者觉得:鞋,不仅比“眼睛”看着舒服,更是为了避免对前去参观的灾区中小学生的再次伤害。
稿源:红网 作者:王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