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活下去,是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00:11  红网

  5月12日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在去年的5月12日,一场自然灾害袭击了我们的汶川,八万活生生的生命顷刻间灰飞烟灭,很多同胞为此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在汶川周年祭日里,铭记着一个悲痛扼腕的事实:4月20日凌晨2点左右,33岁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自缢身亡。这是继抗震救灾英雄董玉飞之后又一个因“生活已经失去了乐趣”而自杀的北川干部。

  冯翔的离去再次刺痛了我们的心。逝者如斯,回望北川,魂亦欲断。亲情诚可贵,生命更无价。不管我们是多么的悲痛和脆弱,也要学会坚强!因为我们的生命不能延续,又如何能见到明天璀璨的朝阳。别忘了,还有守望着我们的亲人,他们的心灵需要我们用生命的余温去温暖。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可再生,对人,活着高于一切。八万同胞长眠于地下,再多悼念似于死者无补。对于生者,不论是灾难中奇迹活下来的同胞,又无论是痛失挚爱或者是拖着残缺之躯,都应肩负一个沉重的责任,那就是再悲痛也要好好活下去的责任,为逝者,更为活着的人们。

  “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是一个尘埃,但是对于我来说,你是整个世界。”忘了悲痛不可能,为纪念逝去的亲人,点烛、上香、烧纸、放鞭炮、磕头进行祭奠,怎么样都行。可老想着亲人就不行,因为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亲人泉下有知,不希望生者悲伤度日,更不希望想不开放弃生的机会。活下去,就是对逝去的亲人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灾难启迪人生,有教于生者。我们所有幸存者,能善待生者,直面未来。如此,也算不幸之大幸。有时候活着就是承担责任。“连活着都不怕,我还怕死吗?”生活中很多不如意我们必须面对它,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背负责任,我们才没有那么轻易的去选择干脆解脱罢了。生死是一个很沉重、很大的话题。有人会认为,生的权利我选择不了,但是我可能拥有死的权利。冯翔是不是有权利选择去死?这里不去评判。但还是想对现实中还活着的“冯翔们”说几句,当你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有没有想到,你是否也要背负一种不能把这种痛苦再交还给你的父母责任,你失去了儿子很痛苦,当你走了的时候,你的父母如何承担这样的悲痛呢?再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子女是不可随意支配处理自己生命的。笔者今天提起这个沉重话题,不是谴责冯翔,而主要是提醒还活着的、存在潜在可能的“冯翔们”,要承担责任,因为亲人需要我们活下去。

  “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中遇难同胞们,也都曾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支持、帮助,幸免于难的人们,更是得到党和政府亲切关怀,抗震的战士、救援的志愿者等的无私救助。生命从此刻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而是属于大家的,因为大家的心与你一起在跳动。拯救生命,值得尊重,同样尊重生命,更值得尊重。自杀是摆脱不了一场巨大灾难阴影的,只会给活着的亲朋的伤口撒盐,徒增新的阴影。殊不知,重大灾难已给亲人带来巨大心理创伤,已使亲人无法应对、无助而惶惑不安,如果又让苟活的亲人脑子里不断回闪自杀而挥之不去的情景,恐惧、无助、失控的情绪将是毁灭性的。所以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要坚强、快乐、幸福地活着!

  面对这场地震灾害,可能需要的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抚平心理创伤。短期之内地震废墟我们见不到了,但是人们内心的废墟可能比去年大地震刚发生的时候,值得我们格外警惕。学会对社会磨难、自然灾害进退持守的应对方式。让爱顶起汶川信心,我们在铭记中勇敢前行。大灾有大爱,每个人向好的未来犹如这劫后余生的春天,犹如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犹如绽放枝头的梨白桃红。

  逝者长已矣。转眼之间一年了,是啊,好快,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远去。但对去年5月12日的记忆仍是那样的清晰。有太多太多的悲伤,但更多更多的感动,将会永远镌刻在每个人心中。你在天堂过得好吗,但愿天堂里没有天崩地裂、没有丧子之痛。但愿人人都是“猪坚强”,“好好活下去!”让这句话诞生于汶川灾区的话语与大家共勉吧!

稿源:红网 作者:黄海洋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