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享受迎难而上的感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7日10:01  常州日报

  邓建军很忙,星期一到星期三,连着三天约不到人,星期四下午4点好不容易约好的采访又被延后了半小时。

  最终,记者在采菱路的黑牡丹老厂区等到了他。

  刚从车里下来的邓建军憨厚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歉意:“实在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在忙新厂的建设,刚刚还在和设计院讨论成品车间的大楼设计方案。”

  从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普通技术工人到主任工程师,再到副总工程师,直至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邓建军在不断的学习、创新中成长,用自己的高超技能书写了中国技工震惊世界的奇迹。

  学无止境。在企业的新一轮科学发展中,不惑之年的邓建军再一次走在了前列。

  昨天:一个不断创新的技术工人

  从1988年进厂开始,邓建军就在干中学,学中干,从而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他用自己的创新历程见证了中国纺织产业的艰难崛起。

  染整行业,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主要被色差、缩水率等问题所困扰。黑牡丹的主产品是出口牛仔布,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预缩率问题。预缩率高了,经济受损失;少了,又达不到质量标准,做出的服装会因收缩不当而变形,造成国际索赔等问题,因此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越是有难度的挑战,邓建军就越兴奋,他立志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与同事们一起奋力攻关,经过无数次调试,熬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通过运用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完善结合,终于攻克了预缩率不稳定这个老大难问题,黑牡丹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稳定控制在了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同时,他站在一线工人位置上,设计了详细的“缩水率表”,操作工人只需按图索骥,每一步都可以按量化标准操作,极大地保证了产品质量。从此黑牡丹产品以稳定的缩水率领先国内外同行,蜚声国际牛仔布市场。

  牛仔布染色稳定问题,同样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当时全世界都没有操作标准。加料等关键工序完全靠工人的经验操作,而且每小时都要人工测流量,稍有偏差就影响质量。邓建军就琢磨,怎样才能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以技术控制产品质量。针对上浆率不稳定的问题,他综合染整工程、化学、电化学等知识,开发了“在线染料组份自动控制系统”,并一口气钻研出在线染液控制系统、在线流量控制系统、自动浆液控制系统等一整套技术,均是行业内首创。

  参加工作以来,邓建军先后参与和独立完成技术改造500余项,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今天:一个不断学习的公司高管

  “以前只负责维修机器、技术改造什么的,现在新厂的基建、车间设计、工艺流程布置等面上的事情都要管了。”去年年底,常高新集团对黑牡丹进行了重组,邓建军被聘任为技术总监,参与新厂区的建设。

  邓建军所说的新厂,是公司正在天宁经济开发区内投资近1.8亿元,建设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的“黑牡丹纺织生态园”。(下转A4版)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