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笃生(1871~1911),原名毓麟,改名守仁,号叔壬,字笃生,长沙县人,在英国蹈海以身报国。
在英国利物浦市的安菲尔德公墓(Anfieldcemetery)里,安静地矗立着一位中国人的墓碑。墓碑上用中文写着“中国蹈海烈士杨先生守仁墓”,由花岗岩石制成的座石上,则用英文写着“中国烈士杨守仁,因政治思想而死。死时四十岁,1911年8月5日。”这位被英国人瞻仰了近100年的烈士,就是长沙县高桥镇人。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同年8月5日,是杨守仁牺牲100周年纪念日。笔者从长沙县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该县的一些热心人士建议以此为契机,接杨守仁的遗骸回故土安葬,并在他的故土修建烈士陵园。此举一是告慰烈士英魂,二是有利于搭建长沙县海外交流平台。
放弃仕途为革命
杨守仁,原名毓麟,字笃生。1871年,出生于长沙县高桥镇白石园。据《长沙县志》记载,杨守仁“15岁进学,1897年中举,次年成进士,分发广西知县,未赴。”
杨守仁本可以走上一条时人向往的官宦之路,但他毅然投身于当时日益高涨的维新运动,进入湖南时务学堂与梁启超、唐才常、谭嗣同等人一道倡言变法,成为湖南维新运动的重要骨干。
1898年,谭嗣同等6人血洒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维新运动失败,长沙风声鹤唳,杨守仁几近遇难,避乡数月才得以幸免。几载痛苦思索后,1902年春,他东渡日本留学,选入宏文学院读书,后考入早稻田大学。在此期间,他加入革命团体兴中会,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黄兴一起,创办《游学译编》,以“湖南之湖南人”署名出版《新湖南》一书,组织“军国民教育会”,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告。
1904年,杨守仁回国,打算在紫禁城与颐和园之间炸死慈禧太后,但终因戒备森严而告失败。期间,杨守仁还因研制炸药受伤,使一目失明。此后,他返回长沙,加入黄兴、宋教仁等成立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当年秋天,黄克强、刘揆一、宋教仁等谋划在长沙组织武装起义,杨守仁赴上海与蔡元培、杭辛斋等设置秘密机关配合活动。事泄后,为避开清政府追查,改名为杨守仁。
1906年,杨守仁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次年,他回到上海与于右任等一起创办《神州日报》,担任总主笔。在主持该报的80天内,用“寒灰”笔名,撰写社论19篇和不少时事短评。但《神州日报》出版不久即因发生火灾而暂停。此后,杨守仁远赴欧洲,1909年,进入苏格兰爱伯汀大学学习英语。此间,他见到了流亡到伦敦的孙中山,建议在欧洲设立通讯社,孙中山极表赞同。此后,他作为同盟会驻英国的联络员,不仅积极为《民主报》、《中兴日报》投稿以介绍西方的民主思想,还秘密购置炸药运回国内,帮助革命人士从事反清斗争。
志士蹈海成绝唱
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精心准备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革命力量损失惨重。消息传到英国,杨守仁万分悲痛,因忧伤过度以至“如火中烧”。不久他又从报纸上闻知列强有再次瓜分中国之说,忧愤过度。万分痛苦之时,他感到国事日非,慨革命之屡遭失败,决定投海以唤醒国人,于8月5日愤然赴利物浦大西洋海湾投海自沉。
他的遗体被英国渔民捞起,闻讯急赴殉难处的杨昌济等人悲痛不已,商量后事时写信征求家属意见,杨守仁的哥哥杨德麟正在奉天(今沈阳)筹备地方自治,回信说:“如中国有重见天日之时,则烈士英灵自当随怒涛而东返,不然,大陆沉沉,猿鹤沙虫,生者且不知死活,归国又奚为乎!”于是,杨守仁被安葬在利物浦的安菲尔德公墓。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专门为杨守仁、陈天华、郑先声等六烈士建祠纪念。
近一个世纪过去,烈士依然客葬异乡。旅英侨胞一直未曾忘却这位为中国的民主与进步而死的先烈,逢年过节常去扫墓。但叶落归根,始终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画家黄永玉刻在表叔沈从文的墓碑上的这句话,反映出每一名中国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依恋。故乡,是生命出发的地方,也是灵魂的安立之所。志士已逝,英魂长存。怀着对杨守仁近一个世纪的思念,故乡人民衷心期待着有朝一日,烈士能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