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如达菲对H1N1失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31日11:39  南方周末

  科学界担心新病毒会出现抗达菲的情况。但是现在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要想“变得”抗达菲,那么病毒必须发生两件事情。第一,病毒必须经历一次变异,或者与已经抗达菲的病毒共享遗传信息。第二,病毒并不因获得了变异而降低毒性

  

假如达菲对H1N1失效

  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目前甲型H1N1新毒株显示出对达菲的敏感

  

假如达菲对H1N1失效

  2008年12月,CDC报告说,在刚刚开始的2008-2009流感季节里,几乎所有的甲型H1N1病例都抗达菲

  也就是在三年之前,科学家们还广泛相信,名为“奥司他韦”的药物是对抗甲型H1N1流感的利器。这种药物在临床上所向披靡,病毒出现抗药性的情况非常罕见,只有0.32%的成人和4.1%的儿童患者出现抗药性。当时,高达92.3%的甲型H3N2流感病例对另一类抗流感病毒药出现抗药性,而科学家们认为流感病毒不太可能进化出如此之高的对奥司他韦的抗药性。奥司他韦的商品名在中国大陆被翻译为“达菲”。

  他们错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流感季节里,甲型H1N1病毒对达菲出现抗药性的比例迅速增高。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流感部的尼拉·达伦(Nila Dharan)及其合作者发现,在2007-2008流感季节里,美国有12.3%的甲型H1N1病例出现抗达菲。而到了2008年12月,美国疾控中心报告说,在刚刚开始的2008-2009流感季节里,几乎所有的甲型H1N1病例都抗达菲。达伦等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2008年9月到2009年2月之间,美国98.5%的甲型H1N1病例抗达菲。

  幸运的是,接下来在北美出现并呈现席卷全球之势的甲型H1N1新毒株显示出对达菲敏感。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新生的流感病毒离开宿主细胞,从而控制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感的作用。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在考虑假如在流感大流行中甲型H1N1病毒广泛出现抗达菲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毫无疑问,在与流感无休止的斗争过程中,新的意外在等着我们,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微生物将继续进化。”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大卫·温斯托克(David Weinstock)博士及其同事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近期的一篇社论中写道。

  抗达菲的忧虑

  “与所有其他人一样,我担心新病毒会出现抗达菲的情况。”温斯托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但他同时表示,病毒获取抗药性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在今年发表的研究中,荷兰莱顿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具有抗药性的流感病毒最容易在住院的病人之间传播。尽管研究的样本量很小,只是针对荷兰一所校医院2009年2月的几例病人,但研究人员相信这些病人是在住院期间被感染抗达菲的流感病毒的。同时还有五名医院护工出现了流感样症状,但由于他们的流感检测样本未被提取,因而无法确认他们是否在病毒的传播中起到作用。

  使甲型H1N1病毒出现对达菲的抗药性的是一种编号H274Y的基因,携带这种基因的变异病毒最早在2008年1月被观察到。一般认为,这种变异的病毒虽然能够抗达菲,但其毒性会大大降低。荷兰的研究人员则表示,他们所研究的甲型H1N1病例带有典型的流感症状和病毒性肺炎,这暗示,变异后的流感病毒保持了相当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从2007年9月30日到2008年5月17日,美国共有45个州检测了1155例甲型H1N1病毒,其中来自24个州的142例(12.3%)被发现抗达菲。达伦等人研究了其中的一些病例,发现患者的年龄中值是19岁。他们在人口统计学、基本病症和临床表现方面与不抗达菲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

  作为对比,在2008年9月28日到2009年2月19日期间,达伦等人发现,268例患者中有264例(98.5%)抗达菲。“在2008-2009流感季节中,抗达菲的甲型H1N1病毒将会继续传播,而且流行程度更高。”达伦3月份表示。

  温斯托克说,现在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要想“变得”抗达菲,那么病毒必须发生两件事情。第一,病毒必须经历一次变异,或者与已经抗达菲的病毒共享遗传信息。第二,病毒并不因获得了变异而降低毒性。“我们目前没有足够的信息判断这次的流感变得抗达菲,并且仍然能生存和传播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温斯托克表示。

  抗药性从何而来

  在许多人的知识中,微生物抗药性的出现与药物的滥用密切相关,比方说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曾经“神奇”的抗生素则显得越来越无力。人类发明的药物与不断作出适应的微生物之间发生此消彼长的拉锯战——这种对抗药性来源的解释几乎成为一条“常识”。《美国医学会杂志》在2006年的一篇社论中曾指出:“传染病实践中得到的一条原理是,不恰当地使用抗传染药总是导致抗药性。”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马克·利普思奇(MarcLipsitch)教授及其同事在2007年做过一项计算机模拟。他们首先建立了一个模仿流感大流行的数学模型,然后向计算机中输入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包括流感由一个人传向另一个人的传播率,多大比例的人会接受抗病毒药以预防和治疗流感,药物的有效性,以及人群中有多大比例可能出现抗药性。

  他们的模拟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这项模拟预测,流感大流行中如果广泛使用达菲这样的抗病毒药,将会迅速使具有抗药性的病毒传播开来,即便最初只有非常少部分的病毒具有抗药性。另两条结论则指出,即使具备抗药性的病毒广泛传播,达菲仍然能对控制流感起到重要作用;非药物的干预,比如社会隔离和关闭学校,能够进一步减少病例,但使用这些手段后由具抗药性病毒引发的病例的比例会更高。

  然而,在实际的情况中,却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达菲的使用会造成病毒抗药性增强,以上的“常识”受到了数据的挑战。在2007-2008流感季节,加拿大有26%的病例抗达菲,这个比例在欧洲是25%,在香港是12%,而最高的是挪威,达到了67.3%。可奇怪的是,在挪威,达菲是处方药,而且用得很少。但是在日本,只有3%的病例出现抗达菲,而这是一个达菲使用率最高的国家。达伦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与以上数据一致的结论,即美国2007-2008流感季节中传播的抗达菲的流感毒株的出现与达菲的使用无关。

  温斯托克及其同事尝试用甲型H3N2流感的传播和抗药性情况来理解甲型H1N1抗药性的来源。有一个模型认为,大流行中的病毒在全球范围传播,而不是滞留在一个区域并在当地进化。“实际上,时间上相互叠合的H3N2流行在东亚和东南亚构成一个连续的网络。”温斯托克等人在他们的文章中写道,病毒通常从这里首先传到大洋洲、北美和欧洲,稍后是南美洲,但传出去的病毒再传回东亚和东南亚则是不常见的。所以,H3N2病毒一旦离开了东亚和东南亚,它们就不再为病毒的长期进化作出贡献。他们所提到的这个传播模式最早发表在2008年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温斯托克等人由此推论,如果H1N1病毒也是以相同的模式传播,那么在东亚和东南亚之外广泛使用达菲便不会引起抗达菲毒株广泛传播。

  由于温斯托克等人的文章发表于今年3月份,所以他们所说的H1N1病毒并非当下流行的新型毒株。尽管新型毒株的确切源头无法确定,但它们看上去最有可能来自北美。

  对付抗药性

  “幸运的是,最常造成病毒抗达菲的基因H274Y并不会造成病毒抗瑞沙(zanamivir)。因此,即便流感发展出了抗药性,它仍然很可能是对瑞沙敏感的。”温斯托克近日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瑞沙是除达菲之外的另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利普思奇与香港大学的约瑟·吴(Joseph T. Wu)等人在他们的一项最新的计算机模拟中提出了对付抗达菲毒株的策略。他们认为,如果储备一小部分(1%的人口覆盖率)补充药物会大大降低病毒抗药性。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有效策略:其一,在两种药物都具备的情况下,病人从一开始就以两种药物合并治疗;其二,病人首先以补充药物治疗,直到这种药用尽,然后开始用主要的储备药做治疗。

  虽然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用字母A代表了主要储备药,字母B代表了补充储备药,但利普思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的这篇论文就是与当下的新型流感相关的。其中A代表的是达菲,B代表的是瑞沙。

  “在这个设定中,合并治疗的方案还不是一种选择,因为缺乏证实其安全性的数据。不过如果完成了相应的研究,那这种情况也许是能改变的。”利普思奇说,“因此,相继方案(即前述的后一种方案)应该更为合适。”

  他同时指出,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瑞沙,而且不适用者没有特定的年龄分布或是特定的基本身体状况。

  在一些研究人员想方设法用现有的药物应对甲型H1N1病毒可能出现的抗药性的同时,还有一些研究人员在另辟蹊径。目前的抗流感病毒药物除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还有一类是金刚烷胺。它们对付的都是构成流感病毒的“N”(神经氨酸酶),而目前市场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是对付“H”(血凝素)的。“如果(H1N1)病毒发生了大的变异,现有的药物都可能是无效的,因为它们仅仅针对神经氨酸酶。”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林哈德(Robert Linhardt)教授表示。他与合作者正在开发一种“两头堵”的药物。

  “通过瞄准病毒的两个部分,即H和N,我们将能够既干预病毒最初对细胞的附着,也能干预被感染细胞中新发育的病毒被释放出来。”林哈德说。

  他同时表示,他们目前还处于研发药物的最初阶段,离发明出新药还有几步距离,但他们已经看到了令人憧憬的初步结果。他们的研究论文将发表在6月份出版的《欧洲有机化学》(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 > 专题图集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