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纷不觉寒。”如此生动、鲜活而形象的描述,足见人们对歌谣中描绘的水磨,多么熟悉。
据史料记载,东汉末年,凉州刺史张既将水磨带入西北地区,水磨作为加工粮食的工具在青海东部的农业区逐渐传播。从此,水磨便成为西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宋代李远在他的《青唐录》中形容当时西宁使用水磨的情景时写道:“羌多相依水筑屋而居,激流而硙。”到了清代,杨应琚编纂的《西宁府新志》中写道:“西宁有水磨288盘,每盘每年征银三钱。”
水磨以水为动力,对水流量的要求也不大,老人们常说:“只要一坝水”就够了。因此,《秦边纪略》记载:清朝初年时西宁及周边地区只要有小河处,便可以见到水磨的身影。为了控制水量大小,人们在建有水磨的河道边开渠引水,使水形成落差,然后在渠的下方跨渠建成磨坊。
现年75岁高龄的老西宁张清老人回忆,水磨的磨盘一般都是用花岗岩凿制而成的,上磨盘比下磨盘稍厚。磨面时上磨盘动下磨盘不动。上磨盘用结实的绳子吊在磨坊的屋梁中央,调整绳子的松紧,便可控制上下磨盘间的空隙:只要拉起上磨扇上的绳子,下磨扇就会自动旋转;放松绳子,沉重的上磨扇便会死死地压在下磨扇上,迫使它停止旋转。
在上下磨盘咬合的一面,都凿有较规则的沟槽,这样磨好的面粉就可以随着这些沟槽落下来。上盘磨的上方悬有存放原粮的吊斗,这些原粮就随着上盘磨上的进口进入两扇磨中间,进口处还设有控制原粮进入量大小的开关。如果磨面的人控制不好原粮进量,势必会影响面粉的质量;如果两扇磨盘之间的存粮过多,磨出的面不但粗,而且影响磨盘的转动;如果原粮过少,就会损坏磨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磨也渐渐开始有了改良和发展。
张老说,在城北谭家庄(现青海卫校与青海日报社之间地段)的西头,有一盘独特的水磨。这盘磨是上磨盘旋转而下磨盘不动,而且工作起来“铛铛”作响。所以人们就叫它“铛铛”磨。后来才知道这是藏族的水磨,叫嘛呢磨,它一般建在水流小但终年不断水的河道上,水磨终年运转,意为长久幸福之意。
1951年3月,西安裕新面粉厂经理朱志坚来到西宁,与青海巨商廖霭庭先生等人合资,在大同街25号建成西宁裕新面粉厂。从此,开创了青海用机器制作面粉的历史,也打破了西宁百姓千百年来使用水磨磨制面粉的传统。此后,小河流水、磨坊,一幕幕田园风情留在了老西宁的记忆中。
(作者:张晓娟)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