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2日04: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十万官兵转战北大荒。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开渠排水第一仗。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北大荒博物馆馆长赵国春用手指着英烈墙上父亲的名字。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新一代北大荒职工李常胜。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高信是第一代北大荒开拓者。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郑加真曾在牡丹江856农场开荒。

  凭借几代人“向地球开战”的豪情,莽莽荒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本报记者深入北大荒最早的农场采访

  北大荒,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荒原。岁月更迭,沧桑巨变,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为黑龙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一带的亘古荒原。历史发展到今天,北大荒已经成为黑龙江垦区的特称了。这片幅员辽阔的垦区土地面积有5.54万平方公里。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就已经拉开,其艰难程度在人类拓荒史上十分罕见。“这里是寒冷的世界。呼气为霜,滴水成冰。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一位作家如此描述当时的自然条件。

  60多年来,拓荒者在这片苦寒地带开垦出3600多万亩良田,把大荒原变成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耕地面积最大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年均为我国提供商品粮200多亿斤,昔日的莽莽荒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曾向荣、窦丰昌

  “地标”系列报道四

  46岁的李常胜是宁安农场的种田大户,他的玉米种子种植面积达750亩,连成一片。

  李常胜是宁安农场的职工,他的父母也是老农场人。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上世纪40年代后期,垦荒者来到这个名叫新官地的屯子,这片区域随后被划入垦区。

  种田大户年入四五十万元

  近些年来,宁安农场探索土地承包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从2002年开始,李常胜和农场签订了为期10年的承包合同。

  站在自己承包的农地里,李常胜对记者估算他这一年的收成:“一年的玉米种子产量有300来吨,每斤种子的价格在2.1元左右。抛开农药、化肥和人工等主要成本,一年的收入能有四五十万元。”

  在宁安农场,像李常胜这样的种田大户,还有二三十户。这个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113个农牧场中,这里的土地面积并不算大。尽管耕地面积只有5.8万亩,总人口7000人,但通过实施高效农业战略,这里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出口生产基地,年生产总值3亿元,年人均收入1.2万元。一座现代农业的示范园也在两年前建立,成为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

  宁安农场虽小,但它是北大荒开发建设中最早的一个农场,始建于1947年6月13日,有过曲折的历史。创建时,宁安农场隶属于当时的松江省,名为“松江省营第一农场”,经历了三次开荒、两次迁场的历程。而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犁,就是在这一时期植入了黑色的土地。

  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主持财经委员会工作的陈云、李富春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一再强调:“东北行政委员会和各省都要在国民党难以插足的地方,试办国营农场,进行机械化试验,以迎接解放后的农村建设。”

  开发北大荒第一犁

  当时,黑龙江省划分为五省一市,黑龙江省在北安县,嫩江省在齐齐哈尔市,松江省在哈尔滨市,合江省在佳木斯市,牡丹江省在牡丹江市,一市即哈尔滨市。

  1947年6月初,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要求建设一批国营农场的指示,当时的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提出了建设一个500公顷机械化农场的设想,省政府主任秘书李在人被任命为场长,开始建场的筹备工作。6月中旬,李在人等人从哈尔滨出发,来到珠河县(今尚志市)的东太平沟、小山子建点,并于6月13日宣告农场成立,命名为“松江省营第一农场”。

  1947年9月,开荒者前往延寿县庆阳一带探查,发现那里有日本开拓团遗弃的大片荒原,认为比东太平沟有利,于是报请上级,决定做一次大搬迁。当年冬天,两支先遣队分别在庆阳区八号和十八马架两地伐木建点。

  现年81岁的高信老人亲身经历了当时的开荒过程。他告诉记者,当年松江省政府为了垦荒,在省内各县招收了第一批拖拉机手学员,在农会当民兵队长的高信是其中成员之一。

  高信回忆,他来到宁安后,发现这地方挺大,这是日本开拓团留下的二荒地,场部就是在日本人留下的房框基础上盖的。“当时的条件很艰苦。石岩车站那边,有几户人家,他们也种不了这么多地。8月份的时候,就先来了一批人。有10台拖拉机,20多个人。我们没有地方住,就住在一个大庙里,后来盖了一个小板楼。在庆阳的人也搬过来了,总人数有100多人。1948年冬天,我们集中到牡丹江,学习文化,学习机械业务和农业。”高信回忆说。

  那年冬天,留在庆阳区八号和十八马架的人员,分别组建庆阳农场、中和农场,进驻牡丹江的人员改为“松江省机械农场”。

  太困睡在麦地里

  高信告诉记者,那时候,吃的都是粗粮,高粱米。每半个月能改善一次生活,吃一次米饭。夏天太阳出来得早,那么4点来钟就开始干活了。太阳下山了,才回去。高信回忆说:“中午就在地里吃饭,早上在食堂吃。因为驻地离田地里有几十里路,开着车回去,怕费油啊,所以就让食堂送饭到地里来吃。”

  由于实在是太困了,有的人就在麦地里睡着了。“后来我们发现怎么突然少了人呢,就赶紧在麦地里找啊,因为害怕拖拉机轧到他。”

  朝鲜战争爆发后,高信受命前往支援,于1950年10月参加了抗美援朝。1954年7月,高信回到了农场,担任机务队长,第二年调到场部,管理汽车搞运输。也就是在这一年,农场由“松江省机械农场”改为宁安农场。后来,没有再离开过农场。

  北大荒在1947年的“第一犁”,揭开了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更大的创业历程随即展开,人迹罕至的大荒原,从此随处可见拓荒者的身影。

  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布了《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批准31个师转为建设师,其中参加农业生产建设的有15个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97师部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这支部队所辖三个团(289、290、291团)曾经驰骋于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之中,屡立战功。

  两年后,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集体转业,组成8000多名官兵的垦荒大军,从山东广饶北上,挺进北大荒。这支英雄部队于1954年9月进入密山地区,首次开荒受阻,因“密山地区沼泽低洼,须修建巨大的排水工程才能种植,工程时间要三年以上”。经请示周恩来总理和邓子恢副总理,同意继续北上,转点建场。终于在松花江两岸的绥滨县和集贤县境内,两团各建一个农场。这就是如今的290农场、291农场。289团与铁力农场合并,名为十一农场,后改名为铁力农场。

  十万官兵挺进北大荒

  北大荒博物馆馆长赵国春是这批转业官兵的后代,他的父亲是步兵97师291团的一员。赵国春是纯粹的北大荒人。他随父母从三江平原辗转到松嫩平原,最后落脚小兴安岭下的九三农垦分局。先是下连队当农工,后在《屯垦戍边》报上发表文学作品,继而被调《九三报》做副刊编辑。接着,又调入总局机关。

  在北大荒的开发史上,农建二师是第一支整建制集体转业的军垦大军。随后,更多的军官转业加入到拓荒者的行列。

  1958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了《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随后,10万转业官兵开到北大荒,掀起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热潮。

  作为十万官兵中的一员,郑加真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来的时候不到30岁,现在81岁,在北大荒至今已经有51年。”这位知名的“北大荒作家”告诉记者。

  郑加真的老家在浙江温州。来北大荒之前,他在北京工作,时任空军司令部的参谋。

  “我们1958年3月24日从北京出发,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到密山火车站。整天一火车一火车地往里面进人,密山小县城都爆满了。一下火车,就站在广场上等,像等待分配的货物一样,后来农场的车来了。”郑加真说。

  初春季节的北大荒,依然寒气逼人。他回忆说:“快天黑的时候,看到几片房子,以为到了,其实还没到呢,这是856农场的场部。汽车继续往前开,又看到稀稀拉拉的几个土房子,以为到了,一问,这是分场。汽车又继续往前开,等到天完全黑了,算是到了目的地。只有两栋房子,100多个尉官,有空军的,有炮兵的。每栋房子50来人,那时没有炕,原来的劳改犯迁走了,把原来劳改犯住的房子,往地上铺一些树枝,树枝上压一些草,这就是地铺了。拿个尺子量,一个人40多厘米,一个枕头都搁不下。”

  刚开始一段时间,下面铺草,人口密度又比较大,倒也热闹。可到了四五月麻烦就来了,床铺下面的雪开始融化,满地淌水。

  向地球开战

  856农场是郑加真抵达北大荒的第一站,离宁安比较近。他开垦的地方是一个新建点,在地图上没有名字。他后来在《新观察》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标题叫“向地球开战”,副标题是“我们在密山垦区的生活”。“向地球开战”蕴含的豪情,促使郑加真的妻子毅然离开北京,来到北大荒。

  那两年是郑加真感觉最艰苦的时光。“这10万人以军官为主,一个生产队有100多个转业军官,以尉官为主。当时我是上尉。上尉在部队是连级干部,到了这里就是农工。”郑加真回忆。

  对于在北京工作过的郑加真而言,那种心理反差也是巨大的。有时候,郑加真也会反思:“这批人,为什么这个时候来?当然国家需要粮食。但是为什么把那么多有文化的人,把这么一大批军官调过来?而且是在国防需要现代化、正规化的时候。”

  196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城市知青如大潮般涌入黑龙江垦区。从1968年至1972年,垦区接收了京、津、沪、杭和本省各城市知青45万人。1973年后,对京、津、沪等外省城市知青停止接收。但是,黑龙江本省知青仍然不断来到农场,先后共接收城市知青达50万人。

  国家的粮食工厂

  如今,在北大荒博物馆,挂着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1990年到垦区视察时的题词:“为国家提供一百亿斤商品粮和肉、奶、糖等多种商品而奋斗。”曾经担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

  诞生在支援解放战争中的黑龙江垦区,就是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而生的。60多年来,垦区累计生产粮食3592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760亿斤。每年100亿斤商品粮的目标早已经超越。2008年粮食总产达到284.1亿斤,较上年增产34.8亿斤,提供商品粮259.9亿斤,商品率达91.5%。昔日的莽莽荒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2009年力争完成商品粮300亿斤的战略任务,承担起全国可调剂商品量1/3的使命。

  “垦区就是国家的粮食工厂,发挥了作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作用。现在每年提供的商品粮可保证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陆海空三军以及港澳居民一年的粮食供应。”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曾经这样阐述黑龙江垦区的使命。

  北大荒大事记

  皇家禁地

  ● 1668年,清王朝为巩固“龙兴之地”,实行百年“封禁”政策。

  ● 1747年,朝廷将京城少数旗人移民到黑龙江北大荒边缘开荒种地。

  ● 1939~1945年,侵华日军在北大荒肆意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和鸦片。

  十万官兵

  ● 1947年,中共东北局在北大荒的西北部成立了通北机械化军垦农场。

  ● 1954年,解放军农建2师8600名军人挺进北大荒,成立了290、291、铁力等军垦农场,是北大荒第一支集体转业的“移民大军”。

  ● 1956年,王震将军亲率两万铁道兵,挺进北大荒安营扎寨,开荒造田。

  ● 1958年,陆海空军等10万转业官兵充实到北大荒军垦农场拓荒第一线,掀起大规模开发北大荒的高潮。

  百万知青

  ● 1959年,山东等地的20万支边青年,响应中央“扎根边疆,支援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伟大号召,来到北大荒艰苦创业。

  ● 1968年,北大荒垦区统归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这一年就有3万多城市知青成为“兵团战士”。

  ● 1968年~1976年,先后有54万知识青年,参加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几十万人潮水般涌来,他们把青春留在了这块宝贵的土地上。

  中华粮仓

  ● 1978年,北大荒踏上改革之路。从农场统管、统种、统收到建立独户和联户的家庭农场,再到“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

  ● 1984年,北大荒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场职工兴办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开始大幅度增产增收。

  ●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集团,同时集团列入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行列。

  ● 2002年,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3亿股股票上市。拥有62.4万公顷耕地和24万公顷可垦荒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股份公司。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