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文化体制改革呈现三大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7日07:06  深圳特区报

  【本报南京8月16日电】(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姜媛)这是一个文化战略时代——很多国家和城市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甚至把文化发展战略作为社会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这是一个以文化论输赢的全新竞争格局形成的时代——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和竞争的历程,其间经历了拼经济、拼管理的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拼文化的重要阶段,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战略逐步成为共同的选择。“水,积小流成江海;水,穿坚石思进取。”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在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正是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形象写照。

  “‘自觉、系统、到位’是深圳文化体制改革最为显著的三大特点。”吴忠介绍说,一是自觉。作为试点城市,从2003年开始,深圳自觉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二是系统。深圳的改革涉及到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方方面面,包括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以及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三是到位。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两个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吴忠指出,深圳正是通过切实的努力,真转真改,勇于突破,革除了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吴忠说,从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模式来看,一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在改革过程中,深圳提出了“文化立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建设‘效益集团’和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有效引领了改革实践。二是以体制创新为关键。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腾讯QQ、雅图视频、A8音乐、华强文化科技等一批民营文化科技集团迅速崛起。三是以职能转变为推手。通过改革,使政府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由单纯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转变,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把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到位,探索出一条公益性文化社会办、经营性文化市场化的新路子。这些年先后出台了重大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化的一系列办法和举措,对“深圳读书月”、“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市民文化大讲堂”等文化品牌活动以及各种文艺展演和节庆文化活动,采取政府采购、社会团体承办的社会化运作办法。四是以出台和落实政策为保障。最近几年,深圳围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在落实好中央有关政策的同时,就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提供了有利于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五是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为目的。通过改革,一方面使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市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得到快速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由改革前占GDP不到3%,增加到去年的7%以上。

  “深圳文化体制改革受到了中央和省的充分肯定,在这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深圳被授予12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之一。深圳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也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可。”吴忠指出,下一步,将根据这次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部署,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出版发行体制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打造现代文化集团;广电传输网络和发行网络的整合;新型文艺院团的管理模式探索;推动国有文化集团跨地区跨行业重组经营;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办好文博会;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挥文博会的平台作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文化投融资渠道,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建立,并加大力度推进建设国家级创意产业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