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散会”,没那么简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3日10:27  常州日报

  那我们站在台上时应该讲一些什么呢?第一,精彩的开场白。这个开场白是吸引注意的,因为刚开始开会时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要用精彩的语言才能吸引住大家,然后才讲主要的事情。这个精采的开场白只要是健康的,什么事吸引人都可以拿来说,也不在多,有三五句话,一两分钟,让大家注意力集中了,话题一转就讲正事。第二,重要的是结束前的归纳和总结。当讲到最后时,不能简单地说“讲完了,散会”,而要简单地做一个结束前的归纳和总结,比如说“今天我就讲到这里,一共讲了四个问题,一基本建设,二技术改造,三岗位练兵,四加强交流,好了散会”,这样你的讲话才算成功了。因为一个人的直接记忆不超过30个字,如果能记住框架,就能从总体上把握领导讲话的精神,并可以沿着框架回忆起领导讲话的更多具体内容,这样记忆就相对完整了。而框架什么时候给?就应该是讲话结束的时候给,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近因效应,就是离结束最近的那个因素最容易被人们记住。所以我们说,结束前的归纳总结很重要。而且作为修辞,还必须讲词或者词组,不能讲四大句话或四小段话,那都是记不住的。最后一步特别简单,就是结束语。结束语可以很精彩地讲两句希望、号召,也可以很朴素地两个字散会,所以真正重要的就是归纳总结。第三,中间要讲一个单层结构,否则大家听不懂、记不住。千万不能像写的文件那样三个大层次,每个里面再带几个小层次。在没有视觉参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讲单层结构,一二三四五六这样讲下来,大家才能听懂,否则大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个结构看成是一个抽屉,每次讲话时心里先明确今天要讲哪几个抽屉,这样一个个讲下来,就比较清楚了。抽屉法则第一条是严格的,就是不许串抽屉。比如刚才我们讲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岗位练兵,这三件事其实是有交叉的、有关联的,但是讲话时你必须把它们都切开,各讲各的,否则大家就听不懂。抽屉法则第二条是宽容的,抽屉里面可以乱一点。就是说中间的语言有一点乱七八糟的感觉没有太大的问题。抽屉里面每句话讲得都好,都精彩,都连贯,那是高水平,有的人一辈子都做不到,也不要苛求。抽屉里边讲乱一点问题不大,只要一个一个抽屉都很鲜明,都很准确,而且还没有交叉,那么抽屉里边讲乱一点大家能听懂就行了。所以我们是以别人是否听懂为标准,严格的法则不许串抽屉就是为了让大家听懂,在大家能听懂的基础上,你抽屉里边乱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叫抽屉法则,跟我们办公桌里的抽屉规律是一样的。

  再就是时间的分配和掌握,大家要学会看着表讲话。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紧张,要让我们的会议有效率,所有到会的人都要学会看着表讲话。这是一个人的能力,是讲话的素养,也是开会的会风。所以,希望所有人都学会看着表讲话。

  以上我们讲的是结构,精彩的开场白,若干个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在这个结构的左边有一个翅膀,是语言的文学色彩;右边有一个翅膀是内容所包含着的幽默和智慧的成分。文学色彩的运用主要就是排比句,有的人讲话讲得生动,讲得好,那没有例外的嘴里肯定都是排比句。比如奥巴马的胜选演说,一上来就是三个排比:如果有人怀疑,如果有人犹豫,如果有人质疑,然后再接一串长长的排比句,黑人白人、穷人富人、年轻人老人……排比句有一种叠加的力量,有一种不断向上、向前推进的气势,很普通的语言若说成排比句,语言的力量就来了,所以我们说要善于用排比句来讲话,这是口语的特征。这几点都做好了,那演讲水平就提高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