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记者对南京的小马路进行了一系列探访,在探访中记者发现身边不仅有很多错综复杂的迷津小道,而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更有许多深藏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的街坊小巷。龙蟠里就是其中的一条马路。
龙蟠里位于清凉山公园东南侧,因虎踞龙蟠而得名。这条长仅350米的小街却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密布着魏源故居、惜阴书院、方氏教忠祠等诸多古迹。当记者怀着寻访历史遗迹的心情来到龙蟠里时,这里已然是一条繁忙喧嚣的城市街道。那些珍贵的“古董”哪去了呢?在记者的一一探访下,所剩无几的古迹露出了些许端倪。
魏源故居
外墙上的“拆”被涂掉
记者从广州路省人民医院来到龙蟠里,沿着路向前走,很快注意到马路左边的路面上竖着一块低矮而破旧的石碑,上面刻着“魏源故居”四个绿色的字,下面的红色小字表明这是1992年3月立的碑,当时的南京市政府已宣布这里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记载,二十世纪末魏宅尚存房屋三进,近年拓宽龙蟠里道路,拆毁一进。
清道光年间,魏源是禁烟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林则徐最诚挚的朋友。他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后因屡不得志而辞官,来到龙蟠里并长住下来,他的名著《海国图志》也是在此处撰写完成的。
“魏源故居”的石碑后侧,是一扇年久失修的暗红色木门,门上方被人用炭写着“龙蟠里22号”。这里住的人家有不少搬走了,门内堆积着塑料瓶等废置物品,地面上到处散落着落叶和垃圾,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
再往里走过幽暗的穿堂,记者看到除了两边的三四间瓦房,其他建筑都已经拆毁殆尽,一些断垣残壁上还留有大红色醒目的“拆”字,整个故居就只剩下几条青石的台阶显示着这儿的古老。难道这个历史文物就要这样被抹去了吗?
带着疑惑记者询问了多名路人,“魏源故居是要拆掉了吗?”路人纷纷表示不清楚,最后一位大爷告诉记者,“原先是要拆的,后来停止拆迁了,大概政府要翻修重建吧,毕竟是文物。”记者这才注意到故居外面墙上的“拆”字是写上又被涂掉的。记者从鼓楼区有关部门获悉,魏源故居力争年内完成修缮。
方苞祠堂
新建纪念馆纳入规划
与魏源故居相隔不远的教忠祠是龙蟠里的又一“古董”,它是清代“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建立的。乾隆七年(1742年),寓居乌龙潭旁的方苞在此地建方氏家祠“教忠祠”,但是祠内既没有神像也没有牌位。据说方苞用祠堂两侧二十余间房舍来供赴南京赶考的族人居住和学习,所以该祠堂不仅有供休息的清净厢房,也有谈经论道的场所,有着浓厚的书院气息。
记者循着门牌号找到旧时的祠堂地址时,今日的龙蟠里14号已找不到教忠祠的痕迹。市民称,在20世纪90年代初,神秘而肃穆的祠堂旧址上建起了开元新居。教忠祠的一砖一瓦已经被充满生活气息的住宅小区所取代。
记者随机访问了一些新住户,已经很少有人能说出当年的历史,龙蟠里的方氏教忠祠只能留存于书本的记载和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了。不过,有关部门在对当地一公园规划中,将方苞纪念馆纳入其中。
惜阴书院
朱红藏书楼留住古风韵
站在教忠祠的原址上朝马路的斜对面望去,一座朱红色的两层大楼赫然映入眼帘。无论是四角翘起的屋檐,还是旧式的雕花木窗,都给人浓郁的历史感。这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长形楼就是陶风楼(即惜阴书院)的旧址。
陶风楼位于龙蟠里9号。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端方在龙蟠里“惜阴书院”的旧址建了前后两幢古式的藏书楼,于1910年12月19日正式开馆接待读者,是江苏省最早设立的官办公共图书馆。1927年命名为“陶风楼”,并积极充实馆藏。
陶风楼自建成以后就是龙蟠里的标志性建筑,抗战时遭到严重破坏,现存的楼是1962年政府重建的。
记者向书院走去,发现院外现挂着“江苏省文化厅”等牌子,向门卫一打听才知道馆内的珍贵藏书已悉数搬到南京图书馆专项保管了,现在书院是江苏文化厅以及文人聚集地。院里两棵粗壮的银杏树依然笔直竖立,朱红色藏书楼也还是那么古风古韵,让人能感受在此楼中读书的别样风味了。
昔日的金陵故里,如今已成了串连广州路和虎踞路的交通枢纽支线,加上汉中门地区很多市民从凤凰桥上过秦淮河,每日早晚这里人来人往,很是繁忙。市民们称,作为城市中的“古董铺”,这里的古建筑修缮后,龙蟠里将成为充满着纯正南京文化气息的城市之路。
方梅 徐燕 吴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