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物宝谷林泉高致--洪谷山"系列之四 洪谷隐居"北方山水画派鼻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2日07:18  大河网-大河报

  

文物宝谷林泉高致--洪谷山
□记者盛夏文谷武民图

  讲过洪谷山“文物宝谷”后,再回到“林泉高致”的话题。凡山水多是因人而名,杭州因苏东坡与西施而名,绍兴因鲁迅与秋瑾而名,落魄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一声叹息,苏州遂声闻天下。洪谷山在历史与现实中,都因荆浩闻名。

  大文学家柳宗元曾讲过一重要美学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意谓人的活动使山水自然之美更有文化内涵,更具美学品位。荆浩隐居洪谷山中,受美景触动,开创了以描写大山大水为特点的北方山水画派,为后来关仝、李成、范宽等人最终发展完成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基础。

  “荆浩不仅是里程碑式的画家,还是杰出山水画理论家,他所写《笔法记》是我国第一篇论述水墨山水画理论作品,是水墨山水画早期阶段理论总结,极为重要。作为一代宗师,他一直被尊崇。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鸿、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都对荆浩推崇备至,而且李可染、何海霞、贾又福、龙瑞、崔晓东、陈平、王宏建等画家都多次到荆浩隐居的洪谷山作画采风,以太行林虑山雄、峻、奇、险之气势,集中表现了北雄风光,成为北方画家典型代表。”林州市文管所副研究员张增午先生道。

  2009年8月13日上午,记者从洪谷山谢公渠首入口,顺洪谷河西行l公里,抵达荆浩隐居处。荆浩隐居处已无遗迹,只有一块石碑简单书写“荆浩隐居处”。

  荆浩当年结庐于此,是坐北面南,南临洪谷河,北依龙须砦,周边有崇山峻岭,溪流迂回,清幽已极。到现在,山水林泉并未大改,只是紧临“荆浩隐居处”石碑,便是某公司开发的拓展基地,硬生生把完整山景切割。

  荆浩隐居处旁,是一座青瓦顶白墙壁的建筑,由东、西、北三座房屋组成,房屋前后有几块菜地,房主人叫郭吉林,这所房屋,是中国美院、《中国艺术》杂志社等单位的写生基地。

  我们进院讨水喝,郭吉林正和中国美院研究生席明亮在院里看画。画铺在地上,是他临摹的荆浩作品。

  郭吉林是林州人,不是画家但酷爱美术,他看到许多画家到“荆浩隐居处”写生,从“2004年开始建这个小房子,为他们提供方便”。建成后,来的画家不少。郭吉林拿出名片给记者看,其中不乏大名鼎鼎者。席明亮是利用假期,自个儿“背着行李来朝圣的”。

  大家坐在院落里,闲看周围山景,蝉鸣一阵响过一阵,心思淡至欲无。在此细读《笔法记》,一时间会感悟到很多。当年荆浩在太行洪谷山撰写《笔法记》时,曾描绘洪谷山水环境:位于太行深处,有数亩之田,并有神钲山、石鼓岩、大岩扉等地名。老郭指点院落周围山景,竟也丝丝相合,比如“龙须砦”是一孤峰,崖壁布满小石洞,如龙王发怒时吹胡子瞪眼。峰顶可登高远望。有资料讲,荆浩“登神钲之山,四望古松,因惊其异”就是指此地,这儿是荆浩作画观景的最佳去处。

  老郭讲:“2004年前,荆浩隐居处老房基还在,连院子带房子有二三百平方米,还有不少被砸碎的石碑。抗日时期,这处老房子还是完整的,是茅草做顶。再往前的历史,我也讲不清了。”

  再往前的历史,只有历代县志上的寥寥数语,金代和尚性圆曾在此修建寺院,称太平寺,元代重修,称嘉佑院,后被毁。

  晋豫争夺荆浩出生地

  荆浩,字浩然,五代人,生卒年不详,河内沁水(今河南济源市,亦说是山西沁水县)人。

  他青少年时勤于耕读,博通经史,习柳公权书法,工画佛像,曾在汴京(今开封)双林院作《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壁画一幅。

  他擅长山水画,尤爱画云中奇峰立于天际。为回避政治纷扰,他隐居洪谷山,自号洪谷子。洪谷一带崇山峻岭,瀑布三叠,云拥翠柏,如同仙境,荆浩“遍而赏之”,继而“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太行景物,在其笔下得到艺术的真实再现。林州,因此成为其长期隐居、开宗立派之地。

  争夺名人出生地,自古皆有,于今尤烈。荆浩出生地自宋以来一直是悬案,一说在河南济源,一说在山西沁水。林州人支持前说,因为两者相辅相成。

  山西沁水并不甘心,当地学者做足文章,势在“夺回”荆浩。他们声称,在沁水境内发现另一处洪谷山,其周边山水环境,与荆浩《笔法记》所载洪谷山水环境吻合,且与其代表作《匡庐图》画面惊人相似,其所在中条山本是太行山延脉支系。山西人宣布,沁水境内中条山主峰历山东麓洪谷,就是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据此判定荆浩故乡为山西沁水。

  但林州人有更充分的理由“自证其说”,他们认为,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认为林虑乃太行山脉最美之处,当年正是林虑的自然美景吸引了荆浩,也正是林虑的自然美景成就了一代宗师荆浩!

  林州人还认为,宋徽宗赵佶编纂的《宣和画谱》上,明确记录荆浩是河南济源人。以赵佶的地位和书画造诣,他把“基本常识”搞错的可能性很小,况且当时荆浩还有传人,如“基本常识”有误,一定会有人起而反驳。如今河南济源建有荆浩故居,投巨资兴建了号称全国最大的“九里沟”写生基地及荆浩书画院,并多次开荆浩研讨会,济源人亦认定荆浩在林州洪谷山隐居。河南林州也曾以荆浩隐居地之名,请国学泰斗启功先生题字。

  洪谷写成《笔法记》

  今林州市唐时为林虑县,太行山脉在县西绵亘一百八十里,总称林虑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黄华、天平、玉泉、洪谷、栖霞等山,历代多有隐逸者。北宋山水大家郭熙针对此山总结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激赏太行有四季之美。

  荆浩长期隐居于此地,学生关仝也在此长期作画。他隐居时与外界的交往记载甚少,只知他同邺都青莲寺有联系,至少两次为该寺作画。

  邺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北,位于林州之东,三国时为曹魏都城。当时邺都青莲寺住持和尚大愚,曾写诗乞画于荆浩,诗曰:“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他乞的画应是松石图,以崖上双松为主体,近处云烟弥漫,远处群峰起伏。

  不久荆浩画成赠大愚,并答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诗中反映荆浩甚喜这幅作品,同时透露出他的个人心境--“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俗间一切皆苦皆空。

  大愚所说“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何意?“六幅”可释为六张画,也可释为一张大画。按汉制,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六幅有一丈三尺二寸,也许是件屏幛画;“故牢建”意思是坚固收藏,保存完好。可能大愚原得过荆浩画,才会说“知君恣笔踪”。这就是专家们分析荆浩为青莲寺两度作画的原因。

  两人诗作中透露出荆浩作品的艺术特质,但理论性的总结,还是他隐居洪谷所作《笔法记》。

  《笔法记》中,荆浩遇一仙人得其指点解释山水画之要领:“……曰:'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岂此挠矣。'叟曰:'不然。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

  可以肯定,荆浩并未遇仙,他只是把自己绘画中的顿悟借仙人之名巧妙传达。他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六要,解释用笔四势为:“筋、骨、肉、气”,系统总结了山水画的构思、构图、笔墨技法。他的山水画并非客观模拟,而是融主观于客观的能动创造,是“度物象而取其真”表现“气质俱盛”的艺术形象。他提出的从大量客观景物中选择和创造典型的理论,成为我国山水画日趋成熟的理论结晶,在我国绘画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又长于借鉴前人经验加以发展,他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唐代画家)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其绘画笔墨娴熟洗练,浓淡粗细兼用,对皴、擦、点、染等技法都有创新和发展。

  他开创出以描写大山大水为特点的北方山水画派,气势雄伟,风格峻拔,为后来关仝、李成、范宽等人最终发展完成全景式山水画奠定初步格局,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鼻祖。

  《匡庐图》原型之谜

  荆浩传世作品不多,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有《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有《江山瑞霭图》,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渔乐图》、《匡庐图》等,这中间有作品真伪还存争议。

  《匡庐图》是他公认的代表作。此画意境宏阔博大,气势雄伟峭拔。为写成“全景山水”,作者采用立轴构图,以纵向布局为主,由下往上看层次井然。画面下端细绘出山麓景致,树木、屋舍、河流、石径、撑船舟子、赶驴行人,再往上是山间峰峦、瀑布、亭屋、桥梁、林木,山光岚气,隐约浮动。山峰越上越高,越高越峭拔,群峦环拥下,最高峰挺然直出,上摩苍穹。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勾、皴、染三法并举,既突出了造型的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又显示了水墨技法的特殊韵致。画面营造上,作者将“高远”、“平远”二法结合,交替使用,峻峭耸立的峰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共同出现,十分和谐。古松巨石与峰峦相映,更将全画幽深缥缈的境界深刻烘染。此画反映了荆浩理论实践的统一,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关于这幅作品的原型,有一种说法为庐山,认为从画名上即可证实。画上元代柯九思题诗“岚渍晴薰滴翠浓,苍松绝壁影重重。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更证实了这种说法。

  还有专家认为,荆浩生于北方,隐居于太行山中,《匡庐图》并非荆浩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而是作者以北方大山加以丰富想象的产物。虽题名《匡庐图》,实非庐山。

  《匡庐图》原型如是北方大山,会是洪谷山吗?

  如果持《匡庐图》原型“洪谷说”,有两个疑问:一是为何画名题作《匡庐图》?二是画中出现很多古松,现在的洪谷一棵也无,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专家研究认为,宋高宗在《匡庐图》上题“荆浩真迹神品”六字时,并不叫《匡庐图》,直到清代才改作此名。这就解释了题名有个演变过程,并非最初就叫《匡庐图》。

  读荆浩《笔法记》,我们还会发现,洪谷山在荆浩隐居之时遍地古松,“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荆浩曾反复写画,正可说明《匡庐图》中古松的来历。“至于后世,很可能因北宋建都开封,周遭城市兴起,大兴土木,砍伐树木破坏了洪谷的生态环境。以至于今日古松不存。”林州当地专家如是说。

  细看《匡庐图》,画面表现的是“云中山顶,四面峻厚”气势雄伟的北方山水,是一幅高士幽居洪谷诸景的再现图,因此林州人坚信《匡庐图》原型就在林州洪谷山。

  除《匡庐图》外,历代绘画史籍和著录书中,计有荆浩作品五十余幅,其中山水画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画,如《宣和画谱》所记山阴宴兰亭阁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以及前面提到的观自在菩萨、钟离访道图,这九幅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的。山水画据《图画见闻志》记述有数十幅之多,《宣和画谱》记有多幅,南宋《中兴馆阁储藏》记有多幅。以上作品绝大多数都失传了。

  当年云拥翠柏、如同仙境的林州洪谷山不仅是“北方山水画派鼻祖”荆浩长期隐居、开宗立派之地,而且他还在此写就了我国第一篇论述水墨山水画理论的作品《笔法记》。如今的荆浩隐居处,除了一通“荆浩隐居处”石碑外,已无其他遗迹。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