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江农场:那块让将军王震牵挂30年的试验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06:31  南海网

  

金江农场:那块让将军王震牵挂30年的试验田

  1960年,王震第三次到金江农场同职工一起劳动

  图片虽不够清晰,但画面中,曾经威振四方的开国名将王震,拿起劳动工具种橡胶并开怀大笑的场景,不仅让人体会出王震当年的大将风度,还能把人的思绪,带回到那特殊年代的特殊使命和特殊事件中。

  资料显示,从1957年到1988年间,王震曾7次来到海南,其中有6次到了位于五指山南麓、响水河西岸、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金江农场。据历史资料记载,它们分别是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6年、1986年。

  “照片上这生动的一瞬,记录的是王震第三次到金江农场,与职工一起劳动的场景。”海南省农垦总局档案馆退休老馆长叶世道告诉记者。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让王震将军那样情有独钟?那里有着怎样的事业和故事,让他那样牵挂,让他割舍不下?

  1957年第一次视察:

  开辟试验田

  1956年时,海南农垦有6个新成立的农场,即新星、新中、新进和金江、龙江、阳江,通称“三新”、“三江”。

  今年82岁的李万福,1956年到1970年,一直担任金江农场场长。他回忆说,1957年3月,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第一次到海南垦区检查工作。王震乘车从海口到三亚时,正好经过就在海榆中线路边的金江农场,便提出到农场看看。这一看,就结下了缘。

  当时,初建不久的金江农场机关还设在几间茅草房里。王震和大家讨论农场的开拓建设前景,研究橡胶的栽培技术和种植规划,并决定把金江农场作为自己的工作联系点。

  那一天,王震亲自来到三区15队,选择了一块既可避风、又相对肥沃的林地,决定采用扩大环山行、修筑保水、保土、保肥田埂的方法,建立33亩速生高产试验田。之后,他每次来到农场,都要到这块试验田看看,还参加施肥管理。试验田在一处高山的山脚下,地势不平,却修整得很规则。

  此后,王震经常到金江农场蹲点,还亲自和工人们一起投身到开垦胶园的会战。

  他带领大家开辟的试验田,长势很好,仅用了6年多就达到开割标准。试验田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当时也在海南各橡胶农场和农村社队推广。由于管理严格、科学,40多年来年均亩产干胶80.5公斤,达到了高产、稳产的效果。

  李万福说,深挖穴、压绿肥等经验,都是从金江农场总结出来并推广的。

  如今那些已有50年树龄的老胶树,仍然能生产胶水。在试验田边缘的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试验田的创立经过。

  王震在担任农垦部长期间,把大量心血倾注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垦区的开发建设上。为提高橡胶和热带作物的科技含量,1957年他决定成立热带作物研究院,并决定将院址选在海南的儋州。1958年,王震亲自参加建院劳动。为提高橡胶种管水平,王震选择海南农垦的“三新”、“三江”6个农场作为农垦部工作点。[1] [2]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