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批律师李文学 毕生投身律师业

  他,是恢复律师制度后成都首批律师;她,是成都中青年律师中的佼佼者。他,是四川省九届政协委员;她,是四川省十届政协委员。他们,都致力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他们就是69岁的李文学和他的女儿李凊。

  从小好学 成为首批职业律师

  李文学1940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从小学习就好,16岁考上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由于历史原因,毕业后他并未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但这一直是他的梦想。1981年,中国恢复律师制度,李文学马上考取了律师资格,成为一名职业律师。谈到坚持要成为律师的原因,李文学说他立志要为困难群体维护权益。

  “最开始我到西城区法律顾问处工作,什么官司都打,一个月工资54块5,出门办事都走路或者骑自行车。”李文学笑笑说,“不过那会儿市民依靠法律来维权的意识还相当淡薄,有事都直接找政府或单位领导。其实一个民事诉讼收费一般就一二十元,而我们顾问处有的律师一年就办两三件案子。”

  辞去公职 合办律师事务所

  1988年,李文学调入省司法厅,任四川省科技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当时全四川就6家律师事务所,四川省5家,成都市1家,其它城市还停留在顾问处的状态。”

  李文学的女儿李凊1969年出生,受父亲熏陶,她也喜欢上了律师工作,她说:“常常听父亲在家里谈案子,觉得律师工作可以接触到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又可以帮困难群体维权,很有意义。”1991年,年仅21岁的李凊取得律师资格,进入省司法厅工作。1994年,李文学和女儿毅然作出决定,辞去公职,邀上女儿同学一起合作创办了一家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博绅律师事务所,并一直干到现在。

  父女俩 先后成省政协委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市民法制意识越来越强了,有法律问题喜欢咨询律师,有官司也要请律师代理。”李文学称,事务逐渐多了起来,他也越来越有当律师的成就感。

  工作虽忙,但李文学父女仍一直致力于为经济困难的案件当事人提供帮助,特别是为残疾人服务,他说:“看到他们,自然产生同情心,想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给他们一点力量,让他们看到更多希望。”凭着一份执着,李文学父女10年间免费为约130名残疾人代理了民事诉讼,李文学也成为省律协残疾人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并成为“全国十佳残疾人维权先进个人”。

  2002年初,李文学作为特邀代表,列席了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他在参会中思考:省政协800余名委员中,仅一人是专职执业律师,这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律师事业极不相称。为此,他提交了《建议省政协增补律师委员》的建议,建议设立“律师”界别,增加律师委员人数,以提高律师的社会政治地位。2003年,九届省政协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建议,调整了界别名称,设立了“法律”界别,省政协委员中的专职执业律师委员增加到6名。经省司法厅推荐,李文学也当选四川省九届政协委员。5年间,他共提交了38件提案。2005年,《维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权利》提案颇受好评,并获省政协“优秀提案奖”。2008年,李凊也当选四川省十届政协委员。

  除女儿李凊外,李文学的大儿子李冰也是一名律师,现在浙江一家公司做法律顾问。李文学说,律师行业是很高尚的职业,他毕生都会投身于此业,也希望儿女们以此作为毕生事业。记者 袁钲钲 实习生 王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