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30年,黄河有望全线通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13:43  舜网-济南时报

  

2030年,黄河有望全线通航
拆除浮桥让路调水调沙 资料照片

  时报9月2日讯(记者林江丽)2030年,黄河有望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今天,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山东、甘肃等沿黄九省区日前签订《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这也标志着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黄河将成为

  北方水运黄金通道

  8月下旬,山东、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沿黄河流域九省区代表齐聚兰州,举办了我国首届黄河航运发展论坛。在会上,黄河流域9个省区航运管理部门及交通部黄河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联合签署了《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启动了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

  按交通运输部《黄河水系航运规划报告》:2020年前将实现黄河区段通航,能够行驶300吨级船舶;远期目标为:2030年,实现黄河通航达海,通行300至500吨级船舶、船队,形成现代化水上运输新通道。黄河将成为我国北方水运的黄金通道。

  为此,沿黄九省区确定了“近期区段通航、中期区域通航、远期全线通航”的黄河航运发展目标,提出了“统一航运规划、统一港口开放、统一码头标准、统一船型标准、统一航标模式”的整合方式。

  沿黄九省区联手开发黄河

  作为沿黄九省区,山东等多个省区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将黄河的优势发挥得更大。

  2007年,沿黄九省区和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曾在山东举办“黄河经济协作区旅游经济合作峰会”。会上,沿黄九省区代表曾对共同构筑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新型联合体达成一致,并签署了黄河经济协作区旅游合作宣言。按照合作宣言承诺,黄河经济协作区各省区将在构建无省无界、市场一体、产品多样、品牌共铸、资源共享、合作互赢的新型旅游联合体等方面合作。

  2009年,沿黄九省区举办首届黄河航运发展论坛,也是希望能在更多方面展开合作。根据协议,九省区还将整合黄河航运资源,联合开展黄河流域航运过坝技术、航道整治技术、运量运能、船舶船型等制约黄河航运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克服黄河航运复船过坝、浅滩险段等难点。同时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投资,建立黄河航运专项建设资金。

  黄河通航济南段

  需破解俩“瓶颈”

  据介绍,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干流河道总长5464公里,是我国古老的水上运输线。目前,黄河并没有像长江一样继续承担起其水上运输线的功能。

  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黄河在我市共有170多公里,曾一度制约我市北部城区的发展。如果黄河通航,在济南段首先要面临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据介绍,因为我省处于黄河下游,目前的水流量较浅,难以承载大型货运船。黄河水在我市境内现在主要是用于灌溉、饮用水、工业用水等。

  其次,我市目前有20座浮桥横跨黄河上,成为黄河南北两岸往来的重要通道。黄河通航后,意味着沿线浮桥必须要全部拆除。尽管我市在新建黄河大桥并计划修建“穿黄隧道”,但浮桥一旦拆除也会增加黄河南北两岸往来的交通压力。

  有专家表示,随着气候、水量等变化以及城市的规划、建设,在远期,黄河通航在济南段的“瓶颈”也会解决。那时,市民在济南可以从黄河乘船入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